幼兒園大班下學期音樂教案《金蛇狂舞》含反思

時間:10-15 閱: 音樂教案

《大班下學期音樂教案《金蛇狂舞》含反思》這是優秀的大班音樂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快來看看大班下學期音樂教案《金蛇狂舞》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傾聽《金蛇狂舞》,感受樂曲ABA的結構,並嘗試用舞龍遊戲的形式表現樂曲熱烈歡騰的氣氛。
  2、在配樂兒歌朗誦的幫助下,學慣用兩種不同的樂器進行表演。體驗B段樂曲的對話應答結構和逐步縮短的樂句結構。
  3、在樂隊表演時,既要注意與本組同伴的配合,又要注意與其他組同伴的協調。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5、透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重難點:體驗B段樂曲的對話應答結構和逐步縮短的樂句結構。
活動準備:
  1、觀看舞龍的錄影以及幼兒用書《金蛇狂舞》,豐富幼兒的有關經驗。
  2、事先學習兒歌:"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正月里來鬧新春,龍燈耍得快又急。一二三四五,來跳獅子舞。一二三,來敲鑼。三二一,來打鼓。咚咚咚鏘咚鏘咚鏘,咚鏘咚鏘咚;鏘鏘乙鏘乙咚鏘,乙鏘乙咚鏘。"
  3、碰鈴和圓舞板(數量均為幼兒人數的一半)。
  4、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教師引導幼兒完整地欣賞樂曲《金蛇狂舞》,感受樂曲ABA的結構。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兒歌,引出活動內容。
  師:前兩天我們學習了一首有趣的兒歌,師怎麼念的?
  教師引導幼兒完整地傾聽樂曲《金蛇狂舞》。
  師:老師這兒有一首曲子,叫《金蛇狂舞》,你們可以跟著這首曲子的節奏念兒歌。你們仔細聽一聽,找一找,可以在哪裡跟念?
  教師引導幼兒分析樂曲的結構。
  教師引導幼兒自主嘗試在樂曲的B段處匹配兒歌。
  教師引導幼兒在B段處邊念兒歌邊用拍腿的方法感受節奏。
  師:你們念的怎麼樣?這次,我們一邊念兒歌,一邊用一下一下拍腿的方式為兒歌打節奏,好嗎?
  2、教師引導幼兒分組,並用樂器表現樂曲的B段兩隊競賽的熱鬧場面。
  教師引導幼兒分成兩隊,並將椅子排成兩路縱隊。
  師:現在我們要分成紅隊和綠隊進行舞龍比賽,誰願意當紅隊隊長?誰願意當綠隊隊長?其他小朋友你支援誰,就搬椅子坐在誰的後面。注意兩隊的人數要平均。
  教師引導幼兒學慣用一隊說一句的方式念兒歌。
  師:剛才我們是大家一起念兒歌的,現在分成兩隊了,可以怎麼念?
  教師引導幼兒選擇樂器,並嘗試用樂器表現兒歌節奏。
  師:下面,我們帶著樂器跟著音樂參加舞龍比賽吧!
  3、教師引導幼兒完整表現樂曲。
  教師引導幼兒在A段處自由表演舞龍的動作。
  師:在樂曲的一開始,是兩隊在做舞龍的動作。我們在電視里看到過哪些動作?
  教師引導幼兒完整地用動作和樂器表現樂曲。
  師:現在我們把舞龍的遊戲連起來,跟著音樂一起玩一玩。
  活動反思:
  有了前面新年情境的回憶和交流做鋪墊,孩子們自然地就將樂曲聯絡到了熱鬧的敲鑼打鼓、舞龍舞獅等情緒和內容之中,對於三段體結構較易感受。在分段欣賞中,孩子們能想出排成一列長隊來模仿舞龍,也能在問題中改進動作,如前後搭住單手甩臂以防止斷開,特別是有了長綢帶道具的運用,孩子們的興緻更高了,也更生動了。
  但對於第二部分的處理上與原方案有些出入,幼兒對兒歌不是很熟悉,配樂念兒歌難度較大,所以將之簡單化:將幼兒分成兩組,教師擔任指揮,幼兒看指揮打鼓。在這樣的聽音動作之後,幼兒很快就發現了輪流、對應的樂句特點,再加上模擬鼓聲、邊敲邊說「咚」的方式,幼兒對第二段音樂的感受還是比較深的。
  在最後的環節中,將幼兒分成三組,一大組表現第一、三段舞龍部分,另兩組對應著表現第二段打鼓部分,在教師的手勢指揮下,合作得還比較成功。等幼兒熟悉音樂之後,嘗試將椅子當做鼓,由幼兒敲擊節奏的話,氣氛可能會更好。
 

大班下學期音樂教案《金蛇狂舞》含反思這篇文章共430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