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優秀科學教案活動《空氣在哪裡》含反思

時間:10-15 閱: 科學教案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活動《空氣在哪裡》含反思適用於大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提高動手動腦的能力,激發幼兒探索科學的慾望和興趣,讓幼兒親自感知空氣的存在,知道空氣無色、無味,到處都有,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優秀科學活動《空氣在哪裡》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名稱:
空氣在哪裡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親自感知空氣的存在,知道空氣無色、無味,到處都有。
2、提高動手動腦的能力,激發幼兒探索科學的慾望和興趣。
3、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4、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魚缸(內盛水)、玻璃杯、手絹、幼兒每人一個塑料袋、每組一瓶水、若干吹起玩具、塑料管、小玻璃瓶、土塊等。

活動過程:
1、小實驗:手絹為什麼不濕?
(1)教師舉起玻璃杯,請幼兒看被子里有東西嗎?(沒有。是空的)(2)杯子里真的沒有東西嗎?(教師把手絹塞入杯底,把杯子倒扣著壓入水下)請幼兒猜一猜手絹濕了嗎?
(3)到底濕了還是沒有濕?我們拿出來看看。(教師拿出手絹,請幼兒摸一摸,手絹沒有濕)。
(4)手絹為什麼沒有濕呢?水為什麼進不了杯子?多奇怪呀!杯子里有什麼東西擋著不讓水進去呢?(請幼兒討論,說說原因)。
(5)教師進行第二次實驗,將杯子壓入水下後傾斜,使氣泡冒出。
(6)引起幼兒注意:哎呀!什麼跑出來了?
(7)猜一猜,手絹濕了嗎?
(8)請一個幼兒拿出來看看,到底濕了沒有?讓大家都來摸一摸。
(9)再請幼兒討論,手絹為什麼濕了?
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提醒幼兒:空杯子里為什麼會跑出泡泡來?第一次實驗有泡泡嗎?杯子里是空的嗎?
小結:第一次手絹沒濕是因為空氣在杯子里,水進不去。第二次杯子傾斜空氣跑出來,冒出氣泡,水就進去了,手絹也就濕了。
原來杯子不是空的,裡面裝滿了看不見的空氣。當空氣在水裡變成了氣泡,我們才能看見它。
2、找空氣(操作)。
什麼地方還有空氣,我們一起來找一找。(給幼兒提供充氣玩具、塑料袋、塑料管、水盆、土塊、磚塊等材料)。
(1)指導玩充氣玩具的幼兒,想辦法讓它癟了,再讓它鼓起來,從而感知充氣玩具有了氣就鼓鼓的,沒有氣就癟了。吹進氣一壓軟軟的,打開蓋子對著臉擠一擠,涼颼颼的。有風,是空氣跑出來了。空氣雖然看不見,但我們可以感覺到它。
(2)指導玩塑料袋的幼兒離開座位四散到教室前後、各個角落"抓空氣",讓幼兒用塑料袋把空氣變成可看到的氣包。
(3)指導玩塑料管的幼兒(每人一個),往水中吹氣可看見許多泡泡,從而得知人身體里也有空氣。
(4)指導幼兒想辦法看看土塊、磚塊里有沒有空氣。
3、讓幼兒走出教室找一找,什麼東西里、什麼地方還有空氣。
4、教師小結,並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1、在活動匯入部分,可以將戳破氣球這個環節更改為幫氣球寶寶打氣,讓幼兒能更好的理解到氣球從憋到鼓是因為空氣進入。
2、提問的技巧需要改進,提出的問題要開放些。如把「空氣是什麼顏色(味道)」改為「空氣有顏色(味道)嗎?」這樣幼兒的回答才有針對性。
3、在幼兒自由嘗試之前,老師不需要示範手帕掉進水這個動作。幼兒容易模仿,使幼兒的嘗試活動有了思維定勢,可以直接讓幼兒想辦法怎樣把手帕放進水盆,手帕不會濕?
4、在準備的工具中,一次性杯子太軟,使實驗不能精確性,應該換成玻璃杯。

小百科:空氣(Air,kōng qì),我們每天都呼吸著的"生命氣體",它分層覆蓋在地球表面,透明且無色無味,它主要由氮氣和氧氣組成,對人類的生存和生產有重要影響。空氣是指地球大氣層中的氣體混合,因此空氣屬於混合物,它主要由 氮氣、氧氣、稀有氣體(氦、氖、氬、氪、氙、氡),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質(如水蒸氣、雜質等)組合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