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優秀科學教案《神奇的三腳架》含反思

時間:10-15 閱: 科學教案

大班優秀科學教案《神奇的三腳架》含反思適用於大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嘗試製作三腳架,體驗成功的快樂, 探索用小棒撐起橡膠泥小球的方法,發現"三腳架"具有穩定性的特性,能在情景中,透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優秀科學《神奇的三腳架》含反思教案吧。

設計意圖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科學領域的目標明確指出:"要讓幼兒親近自然,喜歡探究,在探究中認識事物和現象,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三腳架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非常廣泛,其中穩定性是三腳架的一個特性,而這個特性對於大班幼兒來說較為抽象,而且孩子們可能對三腳架關注比較少,有時候就算見到了也不一定會注意它、探究它,因此我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特設計了"神奇的三腳架"這一科學探究活動,以"幫助小球實現自己的夢想"為情境,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活動中,透過不斷的操作和探究,遷移幼兒已有的知識經驗,發現三腳架具有穩定性的特性。透過活動進一步引導幼兒關注身邊的科學現象,培養幼兒樂於探索,勤于思考的能力。

活動目標
1. 探索用小棒撐起橡膠泥小球的方法,發現"三腳架"具有穩定性的特性。
2. 嘗試製作三腳架,體驗成功的快樂。
3. 能在情景中,透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4. 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重點:
探索用小棒撐起橡膠泥小球的方法,發現"三腳架"具有穩定性的特性。

活動難點:
嘗試製作三腳架,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小棒若干、橡膠泥製作的小球人手一個、毛線若干、橡皮筋若干、筷子若干
2.記錄表3.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情境匯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在圖形王國里,有一個橡膠泥做的小球,它沒有腿,整天只會滾來滾去。它夢想有一天能夠長出長長的腿,可以站得穩穩的高高的。小朋友們能不能想個辦法幫幫它呢?

二、基本部分
1.幼兒初次操作,嘗試藉助小棒讓橡膠泥小球站起來。
(1)教師出示小棒和橡膠泥小球,請幼兒想辦法利用小棒讓小球站起來。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3)交流探索結果,讓幼兒說說用了幾根小棒,是怎麼讓小球站穩的。
2.幼兒再次操作,嘗試用最少的小棒讓小球站穩。
(1)教師提出第二次操作要求:用最少的小棒幫助小球站穩。
(2)幼兒猜測最少要幾根小棒能讓小球站穩,教師記錄幼兒的猜測。
(3)幼兒嘗試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測,教師巡迴指導。
(4)師生交流討論,得出結論:最少需要3根小棒才能讓小球站穩。
3.運用三根小棒,以最快的速度讓小球穩穩的站起來,體驗成功的樂趣。
(1)幼兒進行操作比賽,在規定時間內用三根小棒幫小球又快又穩的站起來。
(2)討論交流操作的結果和方法。
(3)教師小結,讓幼兒瞭解三腳架穩定性的特點。(用三根小棒,只要上面固定,下面分開擺成一個三角形,三個角不大也不小,就能又方便又穩固地把小球撐起來。人們根據這個發現做了很多有用的架子,並且還給這種架子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三腳架"。)
4.發現三腳架在生活中的應用
(1)教師提問:生活中見過哪些三腳架?
(2)播放PPT課件,瞭解各種各樣的三腳架在生活中的運用。
5.自主嘗試製作三腳架
(1)師:欣賞完了這麼多有趣的"三腳架",那你們想自己也來做一個"三腳架"嗎?(出示生活中的材料:筷子、小棒、毛線、皮筋等,請幼兒嘗試製作"三腳架"將球撐起來。)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三、結束部分展示幼兒自製的三腳架。

四、活動延伸,進一步探索。
除了我們剛剛用到的材料,還可以用什麼材料來製作更牢固的三腳架呢?

教學反思:
獲得成功的快樂,培養一個會運用知識,會生活的人,才是教學的真正歸宿。為了把新知識新經驗再應用到實現生活中去,我安排了最後一個「製作架子鼓」的環節。讓孩子真正已經掌握了所有的知識、會運用知識,更多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們運用已有的經驗去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真正做到科學經驗從生活中來,再用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檢驗,再發現新問題,引發新的認識過程。

小百科:三腳架:三腳架是用來穩定照相機的一種支撐架,以達到某些攝影效果,三腳架的定位非常重要。三腳架按照材質分類可以分為木質、高強塑料材質,鋁合金材料、鋼鐵材料、火山石、碳纖維等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