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科學遊戲教案《麥比烏斯圈》含反思

時間:10-15 閱: 科學教案

大班科學遊戲教案《麥比烏斯圈》含反思適用於大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大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方法和發現,對科學現象感興趣,探索將長條形紙製作成麥比烏斯圈,並等分不同的次數後會產生不同的現象,主動參與實驗探索,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科學遊戲《麥比烏斯圈》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探索將長條形紙製作成麥比烏斯圈,並等分不同的次數後會產生不同的現象。
  2.大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方法和發現,對科學現象感興趣。
  3.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人手三張長條形的蠟光紙,剪刀一把,固體膠,每組若干個麥比烏斯圈供幼兒觀察。
  2.影片、過山車錄影一段、圖片立交橋

  活動過程:
  (一)師生互動,集體製作圓圈,發現圓圈等分後變成了兩個一樣的圈。
  1.小朋友看老師帶來了什麼?請你想想紙條怎樣變成一個圈?猜猜從中間剪開它會變成什麼?
  2.集體製作紙圈,再將紙圈沿中線剪開。

  (二)探索麥比烏斯圈。
  1、觀察麥比烏斯圈是怎樣製作成的,猜測沿中線剪開會是怎樣的。老師記錄。
  2、幼兒嘗試製作麥比烏斯圈。
  3、觀察二等分麥比烏斯圈後的變化,大膽交流自己的發現。老師記錄操作結果:一個象八字的大圈。
  4、猜測三等分麥比烏斯圈的結果,並嘗試探索發現圈的變化,激發對麥比烏斯圈現象的興趣。
  5、觀察和交流探索結果並作記錄。一個大圈連著一個小圈。

  (三)拓展並瞭解麥比烏斯圈在生活中的運用。
  播放過山車的影片和城市立交橋的圖片,感受麥比烏斯圈帶給人類的方便和快樂。

  活動延伸:
  展示畫有三條等分線和四條等分線的麥比烏斯圈,引發幼兒再次探索的慾望,發現等分不同次數後麥比烏斯圈變化,感受圈的神奇。
 
         教學反思:
         幼兒園科學活動強調的是孩子藉助於教師的指導和自身所從事的活動,對身邊的事物進行操作和感知,不斷發現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孩子在已知的基礎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斷嘗試中取得成功,最終獲得知識。

小百科:麥比烏斯圈:公元1858年,德國數學家莫比烏斯(Mobius,1790~1868)和約翰·李斯丁發現:把一根紙條扭轉180°後,兩頭再粘接起來做成的紙帶圈,具有魔術般的性質。普通紙帶具有兩個面(即雙側曲面),一個正面,一個反面,兩個面可以塗成不同的顏色;而這樣的紙帶只有一個面(即單側曲面),一隻小蟲可以爬遍整個曲面而不必跨過它的邊緣。這種紙帶被稱為"莫比烏斯帶"(也就是說,它的曲面從兩個減少到只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