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紙橋》含反思

時間:10-15 閱: 科學教案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有趣的紙橋》含反思適用於大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鼓勵幼兒運用比較的方法來進行感知,同樣的紙折成山形最牢固,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幼兒透過操作,知道改變紙的形狀可以使紙橋的承受能力發生變化,透過活動,萌發幼兒對物體呈種現象的興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有趣的紙橋》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幼兒透過操作,知道改變紙的形狀可以使紙橋的承受能力發生變化。
  2、鼓勵幼兒運用比較的方法來進行感知,同樣的紙折成山形最牢固,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透過活動,萌發幼兒對物體呈種現象的興趣。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人手一張A4紙,兩個油泥盒子,一根吸管。
  2、每組一盒塑料積木。
  3、摺紙扇,石棉瓦,平常的瓦片等等。
  1、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老師:你見過橋嗎?是什麼樣子的?用什麼材料做成的?
  平常我們見過的橋都是用水泥鋼筋或者木頭做成的,今天我們也要做一座自己的小橋,這座橋能夠放一塊積木在上面。
  教師介紹材料:積木、紙、吸管。
  提出要求:兩塊積木座橋墩,吸管是橋下面的流水,紙用來做橋面。
  2、幼兒製作紙橋。
  (1)幼兒進行第一次操作,並請做好紙橋的幼兒將紙橋展示在桌子上。
  提問:你成功了嗎?你是怎麼做的?
  教師進一步提出要求:這次要在橋上放三塊積木,你可以把你的紙橋變一變。
  (2)幼兒進行第二次操作,並將完成的作品放在桌子上。
  提問:你用的是什麼方法?你的紙發生了什麼變化?
  遊戲:比比誰的紙橋最牢固?
  剛才大家做出的紙喬都能夠放三塊積木,現在我請大家來比賽,看看誰做的紙橋能夠放的積木最多?
  (提出要求:以個人為單位,進行比賽,並數一數最多在橋上能夠放多少積木)
  從每組選一個小朋友上來展示:比一比誰的紙橋最牢固。
  討論:你做的紙橋最多能夠放幾塊積木?為什麼你的紙橋能夠放這麼多積木?
  3、幫助幼兒瞭解簡單原理
  結論:「當紙彎曲之後能夠承受的重量變大,彎曲的次數變多,承受的重量也就變大了,而且彎曲的次數越多,承受的重量越大,紙橋也就越牢固。
  4、擴展幼兒的經驗,日常生活當中,你還發現哪些東西是利用彎曲後來使它便牢固的?(瓦、摺紙扇、瓦楞紙等等)
  5、總結,激發幼兒對物體呈種現象的興趣。

  活動延伸:
  請幼兒製作山形的紙橋,透過彎曲次數的變化,看看誰的紙橋最牢固。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与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百科:紙橋,顧名思義,就是用紙做的橋,其中的科技含量、知識密度以及對材料的效能認識特別高。紙橋形式各異,在常見的紙橋結構中多採用複合截面,造型上多採用三角形、矩形、梯形、拱形、卒形及其他一些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