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平衡》含反思適用於大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嘗試找到物體的平衡點,探索物體的平衡,樂於參與科學探究活動,體驗探索的樂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科學《平衡》含反思教案吧。
設計意圖
生活中很多物品都滲透著平衡原理。平衡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他們每天都接觸很多平衡現象,如撐起的雨傘,一上一下的蹺蹺板等,幼兒對此很感興趣。我們從日常生活中選取材料,設計了這節活動。如何讓幼兒瞭解平衡的原理,解開平衡的秘密,是本次活動探討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因此,整個活動以各種有趣的遊戲、探索操作等貫穿始終,引導幼兒親身感受和體驗平衡,從而萌發對平衡這一科學現象的探究興趣。我設計的本次活動,旨在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探究能力,培養幼兒勤動手、勤動腦的好習慣。
活動目標
1.探索物體的平衡。
2.嘗試找到物體的平衡點。
3.樂於參與科學探究活動,體驗探索的樂趣。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5.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人手一隻鉛筆、彩筆、剪刀、紙,各種積木,瓶子、硬紙板、球、盒子、木棒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試一試,探索紙的平衡
1.出示紙和鉛筆
這是什麼?它們可以幹什麼呢?(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網)今天我們要用鉛筆和紙來玩一個遊戲,用鉛筆把這張紙頂起來。
2.幼兒操作 :六個小朋友一組,自己去試一試。
3.師生交流。
你是怎麼樣把紙頂起來的?請幼兒示範。
小結:用鉛筆頂在紙上,紙就保持平衡了,我們把能讓紙保持平衡的這個點叫「平衡點」。請小朋友再來試一試,找到平衡點用彩筆作出標記。
4.幼兒再次操作。
小結:紙的一個面上只有一個平衡點。
二、剪一剪,體驗紙的平衡點的變化
1.教師示範將紙剪去一個角,請幼兒猜測紙的平衡點是否有變化。
2.幼兒猜測。
3.幼兒操作 :剪一剪,體驗紙的平衡點的變化。
4.師生交流。
小結:紙的形狀改變了,它的平衡點也會改變。
三、玩一玩,探索各種積木的平衡
1.出示玩具積木,請幼兒用鉛筆使他們保持平衡。
2.幼兒操作 ,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嘗試積木各個面的平衡。
3.交流分享。
小結:透過嘗試,我們發現只要找到積木每一個面的平衡點,它們都能保持平衡。
四、做一做,嘗試用身體的各個部位使物體保持平衡。
出示泡棉大型積木,請幼兒想辦法把它們平穩地頂起來。
用頭頂、用手掌頂、用膝蓋頂、用腳頂、用拳頭頂、用肩膀頂、用手指頂,兩人或三人合作頂等。
幼兒操作的過程中,教師適時指導。
小結:許多物體都能保持平衡,只要你能找到那個神奇的平衡點。
五、說一說,看一看,生活經驗拓展
1.請幼兒說一說生活中平衡原理的運用。
小結:吊燈、吊扇、吊飾都是我們身邊的平衡現象,科學家利用平衡原理製造了很多東西像蹺蹺板、天平、秤等。
2.請幼兒欣賞雜技,感受平衡的奇妙。
雜技是高技術的平衡,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雜技的神奇吧!觀看雜技影片。
生活中還有很多事物都運用到平衡原理,希望小朋友好好學習,長大後也能利用平衡原理髮明更多東西。
活動反思:
為了讓幼兒更好的加深對平衡的認識和理解,探索物體平衡的秘密,發展幼兒各方面的能力,本次活動分五步完成:首先,透過試一試,探索紙的平衡,找到紙的平衡點;其次,透過剪一剪,體驗紙的平衡點會隨著紙形狀的變化而變化;再次,透過玩一玩,探索各種積木的平衡;接著,透過做一做,嘗試用身體的各個部位找到物體神奇的平衡點,使物體保持平衡;最後結合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以及雜技影片等擴展延伸,讓科學知識源於生活再回歸生活。本次活動充分做到了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培養了幼兒探索科學實踐的興趣,發展了幼兒的觀察、比較、思考和細心做事的能力,讓幼兒養成從小主動探索科學的習慣,體驗成功的喜悅。但這個活動也帶給我們很多很深的思考,比如,幼兒園教師如何對許多科學現象既準確又合理的解釋,在掌握各年齡段科學內容難易的同時,如何才能夠深入淺出地讓孩子更明白更瞭解,這些都值得我們思考和做進一步的探討。
小百科:平衡:1.謂衡器兩端承受的重量相等,不傾斜。2.謂兩物齊平如衡。3.謂保持平衡;同等。4.謂權衡國政使得其平。5.對立的各方面在數量上相等。6.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力作用於一個物體上,各個力互相抵消,使物體成相對的靜止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