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小雨沙沙》含反思

時間:10-16 閱: 音樂教案

《中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小雨沙沙》含反思》這是優秀的中班音樂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快來看看中班音樂公開課教案《小雨沙沙》含反思!

設計意圖:
  在打擊樂活動中,幼兒手、腳、腦、心並用,使大腦建立起複雜的神經系統聯絡,活動中對音樂靈感的尋求,對演奏狀況的把握,對作品的處理,分析也都要進行豐富、活躍的形象思維,使幼兒的觀察能力、想像力得到提高。如小雨沙沙的聲音像沙錘沙沙的聲音等,幼兒會喜歡,因此,我設計了本次打擊樂活動。
活動目標:
  知識:幼兒認識三角鐵、沙錘、響板等打擊樂器,知道其敲擊方法,感受其發出的聲音。
  能力:幼兒能根據音樂變換不同打擊節奏,感受打擊樂活動帶來的樂趣,喜愛表現音樂。
  情感:激發幼兒對打擊樂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感受音樂的能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幼兒認識三角鐵、沙錘、響板等打擊樂器,知道其敲擊方法,感受其發出的聲音。
  難點:幼兒能根據音樂變換不同打擊節奏,感受打擊樂活動帶來的樂趣,喜愛表現音樂。
活動準備:
  物質:三角鐵、沙錘、響板等若干;《小雨沙沙》音樂、《小雨沙沙》圖譜。
  經驗:幼兒以學會《小雨沙沙》歌曲並會初步打節奏
教學方法:
  觀察法、練習法、示範法。
活動過程:
  一、匯入(認識樂器)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班來了幾位樂器朋友,你們想不想知道它們是誰?
  1.教師演奏樂器,並介紹樂器演奏方法。
  師:小朋友們,現在老師來演奏這些樂器,你們聽聽它們發出了什麼聲音?(教師演奏三角鐵、沙錘、響板)
  ①這是三角鐵,左手拿三角鐵,右手拿鐵棒,用棒子敲擊三角鐵外側,聽到三角鐵的聲音是(叮叮)(清脆的)
  ②沙錘,手握手柄,上下有節奏搖動(沙沙)(碎)
  ③響板,把響板放在一隻手的手心,另一隻手有節奏的拍打(噠噠)(脆)
  二、回顧歌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小雨沙沙》,小樂器想和我們一起演奏,下面我們打節奏唱一遍給小樂器聽(幼兒打拍子唱)
  三、看圖譜樂器打節奏
  小朋友們,拿起你們手中的小樂器,看著圖譜,跟著老師的歌唱,我們一起用手中的小樂器打節奏,有三角鐵標記的,就是拿三角鐵的小朋友演奏,其他小朋友不演奏,有沙錘標記的,就是拿沙錘的小朋友演奏,我們來試一下。
  "小雨,小雨,沙沙沙,沙沙沙"
  小朋友明白了嗎?
  1.下面我們把全曲演奏一遍
  2.剛才小朋友演奏的都很棒,下面小朋友看著老師的指揮再來演奏一遍
  3.有哪組小朋友想當小小音樂家,把這首歌曲演奏給大家聽?
  (這組小朋友演奏的棒不棒?我們來鼓勵鼓勵他們)
  四、幼兒交換樂器演奏
  小朋友們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換樂器,我們再來一遍好嗎?
  五、延伸
  老師發現小朋友們都可以成為音樂家,老師希望在這次活動之後小朋友能在生活中發現和這些樂器相似的聲音,演奏更好聽的樂曲。
、活動反思:
《小雨沙沙》是本冊教材主題四中的一個音樂活動。《小雨沙沙》是一首充滿活力的兒童歌曲,它是以春雨為素材,引發出種子的生長離不開雨露的主題。樂曲的旋律輕盈、活潑,流暢。根據中班幼兒認知特點,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確定為「理解歌詞,學唱歌曲」,難點確定為「用肢體動作大膽表現歌曲」。由於進度跳躍,教材前後銜接出現斷層,中班孩子的生活經驗匱乏,對於種子需要雨露的滋潤才能發芽、出土、長大這一自然常識並不瞭解。因此,在引導幼兒「理解歌詞」環節,我藉助了五副生動而形象的圖片,透過「講述故事」的形式比較直觀地讓幼兒感知到種子的生長過程,從而幫助他們理解了歌詞內容。緊接著,我播放了兩次充滿童趣的歌曲動畫,讓幼兒在輕鬆、美妙的視聽環境中,初步感知了歌曲旋律及節奏,激發了他們學唱歌曲的慾望。這首歌短小簡練,充滿童趣,幼兒易唱易記。在活動中我淡化了教學環節,以聽唱為主,打破老師教幼兒唱的模式,並用鼓勵的語言激發幼兒的自信心,讓他們大膽演唱。在最後的「用肢體動作表現歌曲」環節,我充分發揮孩子的表現力,請他們自由創編動作,並大膽上前展示給大家,將活動推向了高潮。但也存在出多不足:如教學設計缺乏新意,少了亮點。一節好課,需要更多新鮮的、不同於常規的切入模式,而不是墨守成規,只有打破常規,走出自己的新路,才能促進自身的成長。我的這節課顯然不是,孩子們在熱熱鬧鬧的學唱、創編環節中也僅僅學會了歌曲,用簡單的肢體動作表現歌曲。而對於小雨滋潤種子發芽,種子開心長大這一自然現象沒有情感體驗,更談不上用感情來演唱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