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小青蛙捉害蟲》含反思

時間:10-15 閱: 科學教案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小青蛙捉害蟲》含反思適用於大班的科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手口一致地點數1到4,並能說出總數,認識小青蛙,知道小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小青蛙捉害蟲》含反思教案吧。

設計意圖
遊戲應是幼兒活動的基本形式。在《綱要》中也明確提出「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透過多種活動促進幼兒的發展。小班幼兒活潑可愛,他們喜歡爬行、蹦跳、奔跑……本次活動創設「小青蛙捉害蟲」的情境,以扮演小青蛙的活動形式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熱情參與活動,透過學習小青蛙捉害蟲學習點數1到4,以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

活動目標
1.認識小青蛙,知道小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
2.能手口一致地點數1到4,並能說出總數。
3.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4.透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小青蛙圖片,小害蟲圖片。
2.幼兒學習資源5第9頁及操作卡,教師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1遊戲:小蝌蚪變青蛙。
2.師與幼兒一起做模仿動作:聽《小蝌蚪找媽媽》音樂,輕聲哼唱。
3.「小蝌蚪要長大啦,先長出兩條後腿,再長出兩條前腿,跳一跳,細尾巴沒有了,變成了誰」?

(二)基本部分
1.出示青蛙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瞭解青蛙的特徵:「頭上一對大眼睛,寬嘴巴,長著四條腿,穿著綠衣裳,露著白肚皮」!
2.教師問幼兒:小青蛙不僅會唱、會跳,而且還有一種特殊的本領呢,你們知道是什麼嗎?(青蛙捉田野、莊稼地里的害蟲,是農民朋友的好幫手,青蛙是益蟲,大家都保護青蛙。)
3.教師出示四張青蛙圖片,請幼兒觀察這幾隻小青蛙有什麼不同,說出它們的明顯區別(每隻青蛙身上的數字不同)。
4.請幼兒根據青蛙身上的數字,取出相應數量的「小害蟲」,分別貼到小青蛙嘴巴里。
5.引導幼兒互相觀看並討論作品,數一數,看看做得是否正確。
6.請幼兒幫小象套圈,複習1到4的點數。

(三)結束部分
1.遊戲:「小青蛙捉害蟲」。
2.幼兒學青蛙跳。兒歌:我是一隻小青蛙,捉蟲本領大。胳膊伸一伸,腿兒蹲一蹲。腰兒轉一轉,眼睛仔細看,害蟲找到了,跳起來吃掉它。
「一跳、兩跳、跳得高,抓住一隻大壞蛋,你抓住了什麼?」
3.幼兒自由回答。

教學反思:
基本過程我主要設計了小青蛙練本領,我先帶領幼兒去荷葉上玩,先示範青蛙怎樣跳,然後再進行動作講解,邊講解的時候幼兒邊做動作,然後幼兒自由練習。運動後請幼兒坐到荷葉上面休息,休息時告訴青蛙寶寶最大的本領是捉害蟲,請幼兒學習捉害蟲的方法,幼兒學的非常認真,積極性很高,幼兒存在個體差異性,在幼兒練的過程中有些幼兒姿勢做的不到位,我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活動中孩子們始終處於興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氣氛達到了**。整個活動比較符合孩子們的身心特點,發展了孩子的協調能力,齊心合力消滅害蟲的團結協作的精神。

小百科:青蛙(Frog)屬於脊索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蛙科的兩棲類動物,成體無尾,卵產於水中,體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鰓呼吸,經過變異,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 絕大部分青蛙透過體外受精繁殖,受精卵在母體外孵化成蝌蚪。全球只有10至12種青蛙進化至體內受精,部分會把受精卵排出體外孵化成蝌蚪。但青蛙在動物學上特指的是黑斑側褶蛙。青蛙一向被認為是卵生動物,不過科學家發現,一種生活在印度尼西亞蘇拉威西島雨林的青蛙能夠產下蝌蚪。這種青蛙是全球6000多種青蛙中唯一一種能夠"下蝌蚪"的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