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欣賞教案《插秧》含反思

時間:10-16 閱: 音樂教案

中班音樂欣賞教案《插秧》含反思適用於中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感受勞動人民插秧的辛苦珍惜糧食,感受歌曲的優美,體會歌詞的意義,快樂的歌唱勞動,透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像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音樂欣賞《插秧》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的優美,體會歌詞的意義,快樂的歌唱勞動。
  2、感受勞動人民插秧的辛苦,珍惜糧食。
  3、透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像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A、遊戲匯入,激發興趣。
  瞭解鏡子的作用,孩子們慢慢在照鏡子的遊戲中靜下來。
  B、介紹水田。
  「有一個大鏡子,它能照出藍天,你猜是什麼?」(大河、大海)
  教師提出水田並提問:水田是什麼?(大部分孩子不知道,有幾個孩子說出來是種苗的,長麥子的。)

  二、引入兒歌。
  教師提問:水田這個鏡子能照出什麼?(白雲、月亮、太陽、小鳥……)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進行簡筆畫展示,幫助孩子記憶和理解。老師邊畫邊說:「水田是鏡子,照映著藍天(白雲)」,第三個孩子開始說的時候,教師提出要求:請你學著老師剛才的方法來說:「水田是鏡子,照映著……」

  三、學說兒歌前半部分。
  教師引齣兒歌:「小朋友真厲害,都快編出一首詩了,有一個叫詹冰的爺爺寫了一首詩,他的詩就像我們小朋友剛才說的一樣,聽一聽哦。」(慢慢滲透作者名字,讓孩子們將來讀書的時候也知道關注作者,並選擇優秀作者的做秀作品來讀)教師說兒歌的時候發現一些孩子在跟說,於是,提出小朋友輕輕說,老師大聲說,聽清楚老師的聲音。第二遍,小朋友大聲說,老師輕輕說。

  四、學說兒歌后半部分。
  教師過度語:「兒歌還有下一半呢,這一半可比上一半難了,你有信心學會嗎?」孩子們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很認真地聽著、看著。老師做插秧動作,並畫出倒在水裡的青山,畫出秧苗,問:「農民在插秧了,插在哪裡了?」(水田、青山)「為什麼是插在青山上啊?」(水中倒影)接著便是邊畫圖邊展示兒歌。孩子們很快理解了為什麼插在藍天上、青山上。

  五、完整地將兒歌說一遍。

  六、以遊戲鞏固兒歌,加強幼兒理解。
  小朋友做「鏡子」里的東西,教師做農民。「一、二、三,變變變」的遊戲變出東西,定型定在那裡,然後和老師一起說兒歌。遊戲兩遍,孩子們很感興趣。

  七、創編兒歌並表演
  小組小朋友商量變東西,你想插在哪裡就變成什麼,然後一個人做農民來插秧。

  附歌詞:插秧
  水田是鏡子,映照著藍天,映照著白雲,映照著青山,映照著綠樹。
  農民在插秧,插在綠樹上,插在青山上,插在白雲上,插在藍天上。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我為了避免孩子從頭唱到尾,在解決難點四分音符與感情技巧處理部分,我採用了談話的方法,讓孩子稍微休息了一會,使活動能夠動靜結合,孩子們的表現基本上完成了我預設的目標。當然了,本次活動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師和專家多加指點。

小百科:插秧,指將秧苗栽插於水田中,或指把水稻秧苗從秧田移植到稻田裡。育種的時候水稻比較密集,不利於生長,經過人工移植或機器移植,讓水稻有更大的生存空間。插秧也是有技巧的,有的人插得很均勻,橫豎都在一條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