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安全課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含反思適用於小班的安全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學會保護自己,透過情境活動,讓幼兒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初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快來看看幼兒園小班安全課《不跟陌生人走》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透過情境活動,讓幼兒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2、教育幼兒學會保護自己。
3、初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請二個幼兒不熟悉的老師分別扮演「陌生人」「警察」
2、玩具手機一個
活動過程:
1、活動開始,教師在室外幼兒看不見處觀察,「陌生人」走進教室,「小朋友,你們老師在嗎?」然後分別走到幾個幼兒面前說:「我帶你去找媽媽好嗎?」(教師注意觀察幼兒的各種反應,當「陌生人」準備帶幼兒走時,走進教室。)
教師:「×××,你認識這個阿姨嗎?」
(「陌生人」見教師來了,想逃)
教師:「,小朋友,你們認識她吧?請問你是誰?」
陌生人:「我……我……」
教師用「手機」撥打「110」:「警察同志,我們這裡來了個陌生人,要帶走孩子,請你們趕快來」。
警察出現,帶走了「陌生人」,「請你到警察局走一趟」。
2、教師問:
①「什麼是陌生人呢?」(「陌生人」就是不認識的人)
②「能不能跟陌生人走?為什麼?」
③「陌生人」要帶你們走,你們應該怎麼辦?
3、「警察」來了,「小朋友,剛才那個陌生人是專門拐賣孩子的壞蛋,你們可記住了,以後千萬不要跟陌生人走!」
4、教師小結:「××,剛才太危險了,差點兒就讓陌生人給帶走了,來,我們一起謝謝警察叔叔,記住,以後千萬不要跟陌生人走。」
活動延伸:
遊戲「陌生人來了」,老師或幼兒扮演「陌生人」進行遊戲,加強幼兒自我保護意識,鞏固簡單的自我保護辦法。
日常教育活動滲透:
可透過對報紙、電視等媒體中有關兒童失蹤報道的討論、談話,使幼兒充分認識到跟「陌生人」走的危害性,從而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家園同步:
教育幼兒不要隨便開門,不隨便讓幼兒不熟悉的人去幼兒園接孩子;教會幼兒簡單的自我保護辦法。
反思:
本篇採用帶有典型性的情境活動,讓幼兒作為情境活動的主體,來積極體驗,進行認知活動,體現了幼兒學習主動性,活動很成功。
小百科:陌生人指不認識、不瞭解的人,個人主觀性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