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小猴賣圈》含反思

時間:10-16 閱: 語言教案

《中班語言教案《小猴賣圈》含反思》這是優秀的中班語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快來看看中班語言教案《小猴賣圈》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根據故事中各種動物的語言分析出小動物要的「○」各表示什麼,並學說句式「我想買個圓圈,我要用它……」
  2、感知故事中小猴的形象特點,懂得做事要動腦筋。
  3、透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像。
【活動準備】
  商場背景和小猴、小鴨、小貓、小狗、小老虎、小兔頭飾各一,ppt。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興趣。
  1、出示「〇」卡片,匯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師:老師帶來一張卡片,小朋友們看,上面有什麼呀(圓圈)?這個「〇」像什麼?(幼兒猜想)
  2、師小結:小朋友真棒,剛才說了很多。有一隻小猴是百貨商店的售貨員,他很聰明,愛動腦筋,開了一個圓圈百貨商店,你們想知道他的店裡有哪些圓的東西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小猴賣「〇」》(幼兒學說故事名稱),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二、理解故事、學說對話。
  1、看PPT猜測
  師:小猴的圓圈百貨商店有那些圓的東西呢?你猜猜會有誰來買他的東西?他們買「O」幹什麼用?
  2、教師分段講述
  小猴是百貨商店的售貨員。一天,店裡來了五位顧客,每人手裡都拿著一張紙片,每張紙片上畫著一個「O」(圓圈)。咦!這個「O」是什麼意思呢?
  提問:小猴的百貨商店來了哪幾位客人?他們手裡都拿著什麼?那你們覺得這個「O」是什麼呢?誰來說一說。
  銜接語:小猴賣給大家到底是什麼?我們接著往下看。
  3、幼兒猜想根據各種動物的語言分析出小動物要的「○」各表示什麼。
  (1)解決第一個「O」:
  師:小猴問了小鴨什麼問題?小鴨是怎麼回答的?
  請幼兒說一說,誰能用「我要用圓圈學……」(說一說,大家一起說「我想買個圓圈,我要用它學游泳」)。
  師:小鴨買的「〇」是什麼?你怎麼知道?(幼兒說出後,教師點選PPT圓圈揭示正確答案:游泳圈)。
  (2)解決第二個「O」:
  師:小貓買的「〇」是什麼?小貓要用圓圈幹什麼?你怎麼知道?(請幼兒說一說:「我想買個圓圈,我想用它照著洗臉、梳頭」幼兒說出後,教師點選PPT圓圈揭示正確答案:鏡子)
  小貓拿到鏡子後,照了照,滿意地笑了。滿意是什麼意思?(請小朋友也來學小貓照著鏡子洗洗臉、梳梳頭)
  (3)解決第三個「O」:
  師:小狗舉起手中的鐵鉤子說了什麼?老師這裡也有一個鐵鉤子。(出示鐵鉤子)用這個鐵鉤子和小熊一起玩什麼。小狗買的「〇」是什麼?(幼兒說出後,教師打開正確答案:鐵環)。請一名幼兒學一學滾鐵環。
  (4)解決第四個「O」:
  師:小老虎對怎麼對小猴說的?新球鞋和比賽跟小老虎買的圓圈有什麼關係。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小老虎買的「〇」是什麼?(幼兒說出後,教師打開正確答案:足球)。
  (5)解決第五個「O」:
  師:小兔要用圓圈當什麼?大家學一學。那小兔買的「〇」是什麼?(幼兒說出後,教師打開正確答案:餅乾或蛋糕)。
  4、教師配樂完整講述故事。
  師:小動物明明買的是游泳圈、鏡子、鐵環、足球和蛋糕,為什麼只在紙片上畫個圓呢?請大家再來仔細的聽一聽故事?
  提升小結:小動物買的是游泳圈、鏡子、鐵環、足球和蛋糕,為什麼只在紙片上畫個圓呢?(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是圓的)
  你喜歡這隻小猴嗎,為什麼?和邊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
  三、拓展經驗。
  師:除了故事裡的游泳圈、鏡子、鐵環、足球和蛋糕可以用圓圈代替,你知道還有哪些東西也可以用圓圈代替?
  四、玩商店的遊戲。
  今天小猴也給大家準備了購物卡。請你也來玩「小猴賣圈」的遊戲。有個要求:要像小動物買東西一樣,不能說出要買東西的名字,只能說我要用圓圈幹什麼。
活動反思:
《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選擇既要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戰性;既符合幼兒的需要,又有利於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本次活動,我認為較好的有以下兩點值得總結:
1、以幼兒興趣為出發點,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內容。本次活動,我以小猴賣圈為主線,貫穿始終,主題單一,內容貼近幼兒生活,故事中的角色對話內容淺顯易懂,便於幼兒學習理解和掌握。同時,活動以圈這樣一個幼兒常見的事物讓其展開豐富的聯想,為發展幼兒的想像和發散性思維能力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
2、營造積極、寬鬆的師幼互動氛圍,深入有效地參與和引導。我們知道,幼兒認知的顯著特點是透過他們的自身活動來發生與周圍環境的互動作用,從而獲得經驗。正如皮亞傑所說:「兒童獲取經驗不是來源於物體本身,而是來源於對物體的操作和動作的內化。」為此,我透過讓幼兒玩一玩、看一看、聽一聽、講一講等活動讓幼兒主動、積極地去學習逐步擺脫學習中幼兒對教師的依賴和思維的惰性,進而把學習過程變為師生雙方積極互動的良性循環過程,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特別是續編故事環節整個過程,氣氛自由、寬鬆,老師沒有過多的干預,只是適時地「導」,真正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師與幼兒形成了良好、積極和互動關係,而孩子也在親歷表演過程這種有效互動中建構了自己的知識經驗,獲得學習及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