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數學優秀教案《好玩的圖形》含反思

時間:10-16 閱: 數學教案

《中班數學優秀教案《好玩的圖形》含反思》這是優秀的中班數學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快來看看中班數學優秀教案《好玩的圖形》含反思!

 教學目標:
  1.透過對比,讓幼兒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基本特徵,能夠區分四種幾何圖形。
  2.讓幼兒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係,能進行拼圖。
  3.培養幼兒思維的靈活性,發展動手能力。
  4.學唱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5.在對唱的過程中注意傾聽同伴的聲音,及時接唱。
重點:能夠區分四種幾何圖形。
難點:感知圖形之間的轉換關係,能進行拼圖。
教學準備:
  1.尺子、書本、魔法盒、三角形圖片、正方形圖片、長方形圖片、圓形圖片。
  2.帶有圖形標誌的籃子、范畫。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情景匯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1."孩子們,你們看,老師這有一個魔法盒我們來看看裡面會有什麼東西呢?教師第一次摸出三角版。提問:這是什麼?是什麼形狀的呢?請幼兒依次上來摸摸,並提問:"你摸出來的是什麼?它是什麼形狀的呢?依次在黑板上貼上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
  2.老師也給每一組的小朋友準備了一個盒子,請小朋友分別摸摸看,你摸到了什麼?
  讓幼兒動手操作,教師提出要求;讓幼兒選自己喜歡的顏色、形狀的圖形寶寶。
  3.引導幼兒觀察,鼓勵幼兒互相交流。
  4.請幼兒大膽介紹自己的圖形寶寶(形狀)二、讓幼兒動手操作--給圖形寶寶找家。
  1.談話匯入:小朋友們,我們撿了這麼多圖形寶寶,現在,請大家把圖形寶寶送回家,好嗎?
  2.幼兒自由操作,把撿到的圖形寶寶一一對應放在籃子里。
  3.教師巡迴檢查指導。
  4.教師:小朋友們都把圖形寶寶送回家了,那麼,大家來看一看,寶寶的家是不是都找對了。
  5.教師與幼兒一起檢查,看一看有送錯的沒有。
  6.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真聰明,都把圖形寶寶送回了家。剛才我們玩了給圖形寶寶找家的遊戲,那老師這裡還有好多圖形卡片,我們還可以怎麼玩呢?
  三、開動腦筋--用圖形進行拼圖遊戲。
  1.出示範畫,引起幼兒興趣。
  觀看機器人、小金魚、小青蛙等范畫,引導幼兒觀察。
  2.教師提問:
  (1)小朋友,圖上有什麼?(機器人、小青蛙……)
  (2)這些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拼出來的)
  3.讓幼兒積極回答,認真觀察。
  4.出示半圓形,教師提問:這是什麼圖形?(半圓形)
  5.讓幼兒想一想:它可以變成什麼?怎麼變?教師引導幼兒用添畫的方式變成其他物品。(把半圓添畫成傘或太陽等)
  6.組織幼兒展開討論:這些圖形還能組合拼貼成什麼?
  (1)鼓勵幼兒積極動腦,大膽發言。
  (2)教師提問幾個能力較強的幼兒,讓他們說一說這些圖形還能拼貼成什麼?
  (3)教師歸納總結幼兒的發言,這些圖形還能拼貼成小汽車、小房子、小花、小樹、小雞、松樹等。
  7.幼兒動手操作,進行拼圖遊戲。教師巡迴指導,啟發幼兒用多種圖形添畫或拼貼出與眾不同的物體。教師指導個別能力差的幼兒拼出簡單的東西。
  四、展示幼兒作品,請幼兒欣賞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1.請幾個能力強的幼兒講出自己拼出的是什麼東西,它是由哪些圖形拼貼出來的。
  2.教師挑選出幾幅拼貼的比較好的作品,加以表揚鼓勵。
  3.教師小結:用幾個不同形狀的圖形能拼出一個新的圖形。
  五、活動延伸:
  1.讓幼兒把操作材料放入活動室計算角,在區角活動中,繼續進行拼貼遊戲。
  2.讓幼兒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麼東西也是這種形狀的。
活動反思:
本活動徹底擺脫了傳統教學教師「提問」、「灌輸」,幼兒「回答」、被迫「接受」的動口不動手的機械模式,注重激發幼兒的認知興趣和探索慾望。透過遊戲寓趣味性、娛樂性於枯燥的數學活動中。寬鬆的認知環境的創設,使每個幼兒都饒有興緻,積極主動地參與了償試、探索、發現等活動。
其次,教師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選材並制定目標,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性材料,鼓勵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秩序漸進地進行探索提供充分的條件,保障了幼兒認知過程的主體地位,促進了幼兒思維等能力的發展。
培養「完整兒童」是現代幼兒教育的新觀念,活動設計重視幼兒認知發展的同時,關注個別差異滲透了友愛互助,交流分享,表現自我,建立自信等品質的教育培養,真正使《綱要》精神走進了課程,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