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優秀數學教案《小松鼠送禮物》含反思》這是優秀的中班數學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快來看看中班優秀數學教案《小松鼠送禮物》含反思!
一、說教材
《情境互動式幼兒數學教育課程》以孩子熟悉的情境主題為組織教學的邏輯線索,在主題中按照不同階段幼兒的年齡特點,引導幼兒與教師、與同伴以及與情境和材料互動,實現培養幼兒「主動學習、邏輯推理、創造思考、解決問題」的教學主旨。根據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我共設計了4個環節,情境貫穿整個活動之中。在遊戲娛樂的過程中自我檢測與評價。感到學數學是愉快的。
二、說目標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班裡幼兒的實際情況,我確立了以下目標:
1、培養幼兒的辨別能力,發展方位知覺
2、透過活動,認識區別上中下空間方位,學習方位詞上面,中間,下面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其中目標二設定為重難點。
三、說準備
根據活動的需要,製作
1、情境數學課件;
2、操作教具:人手一套。
幼兒在體驗遊戲的愉快過程中,進一步掌握確定空間方位的方法。本環節的操作更有趣有效,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活躍了課堂氣氛,每個孩子都非常的積極。
四、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遊戲是每個幼兒都感興趣的活動。我採用了遊戲法來吸引幼兒的興趣。正如杜威所說的:遊戲就象是一個「糖衣」,讓幼兒在「糖衣」的誘惑下,把本來難以下咽的「苦藥」吞咽下去。讓幼兒在遊戲的情境中,主動積極、自願地去探索和發現,以自己的方式獲得經驗。真正體現幼兒在活動的主體地位。整節課以遊戲活動貫穿,進一步讓幼兒掌握確定空間方位的方法。我還採用觀察操作法、賞識激勵法引導幼兒在遊戲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從而使本活動達到科學性、趣味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二)學法
中班下學期幼兒學習能力有了一定的增強、遊戲水平也有很大提高。所以,在一系列循序漸進、富有情境性的遊戲中促進了幼兒對空間方位的認識,豐富的遊戲帶動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既體現了「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也促成了「合作探究式」師生互動的形成。
五、說教學程式
(一)整體思路意圖
本節教育活動為一課時。整節課以小松鼠去鍛煉—一路走過的地方——看到好吃的——送禮物給號朋友為線索4個環節,有趣有效的情境遊戲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活躍了課堂氣氛,每個孩子都非常的積極。
(二)活動流程
本次活動,我一共設計了四個環節
一、情境匯入
透過情境匯入,調動幼兒情緒,緩解對陌生環境的拘束感,並透過小松鼠去鍛煉引入今天活動的內容。
師:「瞧,這是誰呀?」(小松鼠)PPT
它急急忙忙的是要去哪裡呀,原來小松鼠是要去鍛煉,你們看它來到了哪裡?
二、布題
1、在山下看到了什麼?(在山下看到了小草)小松鼠往山上爬,他爬到了哪裡?看到了什麼?(爬到了山的中間,學說中間。看到了盛開的小花)小松鼠繼續往上爬,爬到了哪裡了(山上,學說山上),在山上看到了一個小亭子。這時候他覺得肚子餓了,他走到小亭子里,看到裡面有好多好吃,有獼猴桃,蘋果和梨子(出示操作卡)還有一些好吃的,到底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猜一猜
(1)頭上長綠葉,身上方格格,東北部長她,全身黃顏色。把你們猜的東西放在蘋果的上面;對不對呢,讓我們一起來看。
(2)聽錄音,把你們猜的東西放在獼猴桃和梨子的中間;
(3)這個東西害羞地露出半個臉,會是什麼呢,我們一起把他叫出來吧。在蘋果的下面原來是草莓。
2、小松鼠看到這麼多好吃的東西,非常的開心,把肚子吃的飽飽的,去看望他的朋友了。他的朋友會是誰呢?(出示三個朋友)調皮的小松鼠把給朋友的禮物藏在了大樹上。(出示操作卡片)大樹上有三根線小松鼠會把誰的禮物放在上面、中間和下面呢?出示準備的禮物讓小朋友看一下。
三、幼兒操作。
邊操作邊說誰的禮物放在上面,誰的禮物放在中間,誰的禮物放在下面。
四、驗證。
課後反思:
幼兒園的數學課,沒有純粹的數學內容,每個課題都以一定的情景、遊戲或故事等出現。
比如:《禮物送給好媽媽》,課堂的主體內容是讓中班孩子感知數字7的實際意義,理解數字和數量的關係。但是,卻以《禮物送給好媽媽》作為課題。為什麼呢?原因很多。
首先,跟主題有關係,因為主題是「我有多愛你」。
其次,讓數學學習生活化,將數學融入孩子們的生活,讓孩子的學習在不知不覺中進行。(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網)再則,讓孩子的學習帶著某種情感因素,激發孩子學習的熱情,讓孩子學得忘我。那麼,在《禮物送給好媽媽》課堂上,孩子的學習是否達到預設的效果呢?
《禮物送給好媽媽》中的媽媽是幼兒最親近的人,送媽媽禮物也是孩子熱衷於做的事,這些都沒有問題。那就要看老師具體創設的情景是否引起孩子的強烈反應。老師在具體設計情節、導語、過渡語的時候是否讓孩子覺得真實?是否讓孩子感興趣去做這件事?是否讓孩子覺得做這件事非常有意義?從而使孩子在課堂中始終帶著一個目的、任務,有意識、饒有興緻地在做某件事?老師創設的情景只有讓孩子深切感受到與自己的關係,覺得有意義,才會有所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