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認識等號、不等號》含反思

時間:10-16 閱: 數學教案

《中班數學教案《認識等號、不等號》含反思》這是優秀的中班數學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快來看看中班數學教案《認識等號、不等號》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認識並理解符號「≠」、「=」表示的意義。學慣用「≠」、「=」符號表示兩個集合間的數量關係。
2、在教師的引導下初步建立等量關係。
3、培養幼兒清楚講述操作結果的習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教具:點卡(一組數量一樣多,一組數量不一樣多),符號「≠」「=」各一個,數群卡。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看數群說出其數量。
2、看點卡感知數量。
(出示圖一)問:卡片上有什麼?它們一樣多嗎?你怎麼知道它們一樣多呢?
3、認識等號。
問:怎麼讓別人知道紅點和綠點一樣多呢?(出示等號,引導幼兒觀察)。這個符號是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發現「兩條線一樣=長,兩條線間距離一樣寬」)誰知道它叫什麼名字?(等號)它表示什麼意思?(等號就表示一樣多、相等的意思)。
4、感知等號的用法。
現在老師把等號放在紅點和綠點的中間表示什麼意思?(引導幼兒說出10個紅點和10個綠點一樣多)。這個式子怎麼讀呢?(教師帶領幼兒讀)
5、認識不等號。
(操作點子)問:去掉1個綠點,還能用等號嗎?為什麼不能?不一樣多可以用什麼來表示呢?!.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出示「≠」,引導幼兒觀察)不等號和等號有什麼區別?不等號放在這裡表示什麼意思?怎樣讀?
二、幼兒操作。
1、個別幼兒在黑板上看圖擺放「等號」或「不等號」。
2、幼兒集體檢查。
3、教師擺放數群卡,幼兒說出應該放等號還是不等號。
三、教師小結「等號」、「不等號」的用法後結束本次活動。
活動反思:
讓幼兒認識並理解等號「=」、不等號「≠」表示的意義,學慣用這兩個符號表示兩個集合之間的數量關係。我們中班的幼兒已有認識數字1-9的基礎,他們能較熟練地感知9以內的數量,並建立起了初步的數概念。我考慮到中班幼兒的年齡及思維特點,採用了遊戲化的形式組織本次活動,容易被幼兒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