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活動教案《方塊魔術》含反思》這是優秀的中班數學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快來看看中班數學活動教案《方塊魔術》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能區分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並能藉助摺疊的方法感受圖形的組合與變化。
2.活動中喜歡思考,嘗試在動手操作中找尋解決問題的方法。
3.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大方巾一塊、正方形手工紙若干、大圖形板各一塊
活動過程:
一、方巾魔術——複習區分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引導幼兒交流三種圖形的不同特徵。
1.出示方巾引導幼兒觀察方巾的形狀特點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變一個魔術,拿什麼變呢?瞧,這是什麼?(本文.來源:快思.教案網)它是什麼形狀的手帕?你是怎麼知道的?從哪裡看出來的?你們看這四條直直的邊,一樣長短嗎?
2.教師表演魔術,分別變出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1)小朋友準備好咯!老師要開始變了,眼睛睜大,你們幫我數一二三好不好?看,這是什麼形狀的呢?
三角形有幾條邊?誰來摸摸看這三條邊是什麼樣子的?
那有幾個角呢?我請一個小朋友把它點出來。這個角摸上去什麼感覺?
ƒ三角形有三條斜斜的邊,三個尖尖的角,我們現在請三角形在這裡坐一會,還想不想看老師繼續變?
(2)很有趣的對嗎?再來,有沒有?沒有東西,你們幫我數到一二三好嗎?這是什麼形狀?從哪裡判斷它是正方形的呢?
(3)好的,正方形坐一會,再來變好嗎?我們一起數一二三,這是什麼形狀?長方形寶寶說你們幫我和正方形比一比有什麼一樣的地方?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4.教師直接用方巾變出長方形,吸引幼兒。
(1)接下來還想不想看我再變?還拿這塊手帕變好嗎?這回變什麼呢?看清楚了,你們幫我數一二三。
(2)老師把什麼形狀變成了什麼形狀?誰來說說看?把一個正方形變成了一個長方形,剛剛我們說長方形是兩條邊長,兩種條邊短,是不是這樣子的呢?你們會不會做小魔術師和老師一樣變呢?
二、幼兒嘗試摺紙變魔術——藉助摺疊的方法表現圖形的基本特徵
1.幼兒嘗試摺疊,表現圖形特徵,鼓勵幼兒折出不同的圖形(長方形、三角形、正方形)
(1)摺疊長方形
你們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這個是什麼形狀的紙?你能和老師一樣成為一個魔術師把它變成長方形嗎?
都變好了,我請一位小朋友上來,你們看她是不是把正方形變成了長方形?是怎麼判斷的?告訴大家你是怎麼變的?
ƒ你們和她變得方法一樣嗎?原來把一個正方形邊對邊角對角的對摺一次就會變成一個長方形。
(2)摺疊三角形 那如果要變三角形該怎麼變呢?請你們動動腦筋試試看好不好?
我請你來介紹一下自己的三角形是怎麼變出來的?你們變的方法跟他一樣嗎?有沒有不同的方法?
(3)摺疊正方形
現在請你們將紙頭都打開來,我給你們一張這麼大的正方形,你能把它變成小一點的正方形嗎?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請介紹下你是怎麼變出小正方形的?還有沒有不同變法的?2.第二次變圖形,剛才我們已經變出過三角形,長方形,還有小的正方形,我們再來試試看還能不能變出更小、更多的形狀來呢?可以是小小的正方形,也可以是小小長方形或小小三角形。
3.相互交流經驗探索摺疊中圖形大小、數量、形狀的變化。
(1)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將變好的圖形放在桌子上,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家都變出了一些怎麼樣的圖形,好不好?
(2)請你來介紹下你變得是什麼形狀?你是怎麼變的?
(3)將基本的幾種折法展示在黑板上進行小結:一張正方形的紙,將它邊對邊,角對角折一折就能變成2個長方形;再折一折,可以變成4個小正方形;角對角折一折,可以變成2個三角形,再對摺可以變成4個三角形,圖形折的越小,數量就會越多,將這些小的圖形組合在一起也可以變成一個更大的圖形。原來圖形是可以相互轉換的。
三、超級大圖形——嘗試合作拼搭組合圖形
1.教師分別出示大的圖形版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
2.幼兒分成三組完成圖形的拼搭
(1)介紹圖形組合的規則
我們分成三組,每組一個大圖形,用你們手中的小圖形去把大圖形鋪滿。你要把小圖形變成三角形、正方形或長方形這三種圖形裡面的一個,大小你自己決定。只要把你組裡每個人的圖形,都放到大圖形上,正好把它鋪滿,不多也不少,就能夠成功了。
(2)幼兒自主拼搭教師巡迴指導
怎麼變?幾個人一起商量商量,大小由你自己決定,如果多出來怎麼辦?要把它怎麼樣?
3.相互揭曉拼圖,交流拼搭方法,體驗成果快樂。
現在三個大圖形都鋪滿了,每組請個代表來介紹下,你們是怎麼成功的?告訴大家你們用了哪些圖形把它拼出來的?幾個圖形是怎麼配合的?
四、延伸活動
你們本領很大,這麼難的任務你們都完成了。老師這裡還有一個更難的呢,我們把它請出來,它是什麼形狀的?你們能不能用自己手裡的小圖形將這個大梯
活動反思:
這個教學活動主要目標是能夠區分,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並能夠藉助摺疊,讓孩子們感受圖形的組合與變化,也鼓勵孩子們在活動當中能夠喜歡思考,嘗試在動手操作的過程當中去解決問題。本次活動是源於幼兒的,中班的孩子對於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他們這個圖形的區分已經能夠較好的掌握,但是當遇到一些圖形的拆分,圖形的變化,拼搭的時候,這一類的經驗對他們來說是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的,所以,我想藉助今天的活動,給孩子們在這一方面,能夠得到相關的經驗體驗。
首先第一個環節,就是在引起孩子興趣的同時,讓孩子們充分的感受三角形 正方形和長方形這三種圖形的一個基本特徵。之後我就很自然的進入了第二個環節,那就是讓孩子們動手操作,嘗試利用這些圖形的摺疊來進行各種圖形的不同的變化。到了第三個環節,應該說,對孩子們來說是挑戰性最大的,也就是同組的幾個小朋友合作,把這麼一個手中的圖形透過不斷地變化去拼成一個更完整的圖形,整個過程都是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那麼孩子們在之前的一個環節中積累的經驗能夠更好的運用到第二個環節,第二個環節的經驗運用到第三個環節,使孩子們在這個過程當中,能夠就是比較自然的融入到整個活動的設計當中。
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說,在學數學的活動過程當中,還要注重的是情景性的創設,所以我是以變魔術作為主線貫穿始終的,從一開始老師變魔術到孩子們變魔術,到合作變魔術,整個情境孩子們都是融入在非常愉悅的這麼一個情緒的過程當中,也讓孩子學數學的過程變得非常的輕鬆有趣。另外材料的選擇就是孩子們他們平時的一個手工紙,非常簡單,但是這樣越是低結構的一個材料,越能夠讓孩子玩出更多的方法,讓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像的翅膀得到發揮和發展。
在課後我得到了各位聽課老師的指導,也進行了反思:首先教師的主導意識還需淡化、現場回應能力還需加強,語言可以更加精簡。在第二個環節中,還應留給了孩子們更充分的操作和思考的空間,在給孩子們操作的要求的時候,不用規定孩子一定要變出怎樣的圖形,而是只要提出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能不能變出更小的?更多的?之類的問題,讓孩子們透過這些問題,他去思考和探索,我怎麼樣去透過摺疊的方法,去把圖形變換出來。最後環節當拼搭「三角形」的小組發現問題時,如果當時能將這個「點」在集體面前分享,引發生生互動,師生共同解決困惑,可以使幼兒學習中的主體性、自主性體現得更加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