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教案《3的組成》含反思》這是優秀的中班數學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快來看看中班數學教案《3的組成》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習3 的組成,知道3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
2、在活動中,正確記錄分合式,並會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份數量是3的圖片。
2、教師用記錄卡一張,小貓頭飾一個,兩個圈。
3、幼兒人手一張數字寶寶卡片放在口袋裡。
4、音樂光碟。DVD
活動重難點
1、知道哪兩個數合起來是3,並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
2、在遊戲中學習3的組成,體驗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教師出示小貓頭飾,"看,誰來了呀?"
(二)學習3的組成。
1、師:今天小貓要邀請它的好朋友們小兔、小猴到家裡來做客,還為它們準備了許多好吃的,它想把這些好吃的分別放在2個盤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怎麼分才好,你們願意幫助小貓來分一分嗎?
2、出示記錄卡,幼兒自主學習3的分成。
師:我們先來看看有些什麼好吃的?有多少?
幼:3隻桃子。
幼:3個蘑菇。
幼:3條小魚。
那怎樣把數量是3的分成兩份呢,請你動動腦筋,看誰想得辦法多,並用數字把每次的分法記在下面的格子里。
(評:透過讓幼兒來幫助小貓給它的好朋友分好吃的,給好朋友小兔、小猴這一"任務",在活動一開始就使幼兒的角色一下子就轉變了過來,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激起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你是怎麼分的?請你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在影片上展示幼兒的分法)幼:我把3隻桃子,1隻桃子分給了小兔,2隻分分給了小猴。
幼:我把3條小魚,1條小魚分給了小兔,2條小魚分給了小猴。
教師與幼兒一起記錄3可以分成1和2,幼兒一起學念。
師:"還有其他分法嗎?"
幼:我把3個蘑菇,2個蘑菇分給了小兔,1個蘑菇分給了小猴。
幼:我把3根棒棒糖,2根棒棒糖分給了小兔,1根棒棒糖分給了小猴。
"還有其他的分法嗎?"(沒有了)
(評:具體形象的小動物角色,使幼兒有話可說,透過自己動手嘗試操作的事情,幼兒也較易掌握並表達出來。他們根據自己的喜好,把數量為3的食物分給了小兔、小猴,從而掌握3分成2份有兩種分法,本環節充分體現了幼兒的自主性。)
教師小結
師:3分成兩份有兩種分法。幼兒一起念兩種分法。
(評:在幼兒操作後發現了3的兩種分法後,教師再小結,充分體現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以幼兒為主體的新理念。)
(三)遊戲學習3的組成。
師:小動物們吃得可開心啊,吃飽了,他們邀請我們小朋友一起森林玩,你們願意嗎?(.本文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森林很遠,我們3人一組開火車去吧! "(聽音樂3人一組玩開火車的遊戲)"呀,看,這是什麼啊?(魔洞),這個魔洞只允許數字3過去,可我們小朋友也想過去怎麼辦呢?(先變成數字寶寶),請你們先將自己的數字寶寶請出來,看看自己是數字寶寶幾呢? 是數字3嗎?那怎樣才能讓我們的數字變成3呢?(幼兒講述1和2組合,2和1組合)"真聰明,那快點找到一個與自己合起來是3的朋友手拉手、排好隊一起過魔洞吧!"(教師檢查)
幼兒分組找到朋友過魔洞後,做一個勝利的表情或動作!
師:"剛才你們都很聰明,都能找到和自己合起來是3的好朋友一起過魔洞,真棒!"
師:"請你來告訴大家,你是數字寶寶幾,你找到的好朋友是幾?"
幼:我是數字寶寶1,我找到的是數字寶寶2,我們一起過了魔洞。
幼:我是數字寶寶2,我找到的是數字寶寶1。
老師或幼兒記錄1和2合起來是3,2和1合起來是3,大家一起學念。
(評:透過創設"過魔洞"這一情境,讓幼兒變成數字寶寶,去找好朋友過魔洞,再一次激起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又起到了生生互動的作用。透過遊戲幼兒知道了哪兩個合起來是3,並會嘗試著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表達出來。本環節轉換自然協調,又充分注意到了動靜交替,不會讓幼兒感到枯燥乏味,相反的是讓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四)幼兒操作卡練習。
師:"我準備了許多的智慧星要獎給你們呢,可是你們得完成另一項任務後才能得到,你們願意接受挑戰嗎?"(1)講解操作卡。(2)幼兒操作。(3)檢查練習,獎賞"智慧星"。
(評:幼兒在學習了3的組成後,讓幼兒來操作練習,起到了對新知識的鞏固作用,奪取智慧星很切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激發了幼兒的競爭意識。)
活動延伸:
在區角活動中練習2、3的組成。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改變了以往數學活動中以"教師教,幼兒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創設了"給小動物分食物""與好朋友過魔洞""奪取智慧星"等遊戲情境,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充分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整個活動過程,透過讓幼兒自主嘗試探索,從而知道了3分成兩份有2種分法,知道哪兩個數合起來是3,並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活動中,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又體驗到了的成功的喜悅,充分體現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以幼兒為主體的新理念,並創設了較好的生生互動的環境,活動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