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教案《玩糖》含反思》這是優秀的中班數學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快來看看中班數學教案《玩糖》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糖,是幼兒熟悉、喜愛的食品。它精美的包裝,形態各異的外形,鮮艷美麗的色彩,奇特豐富的口味,對幼兒有著巨大的吸引力。本次活動選擇糖——幼兒生活中親密的 「朋友」作為教學載體,透過玩糖、品糖,讓幼兒在快樂、有趣的活動中感知5以內的數量,練習對5以內數量的點數、計數、匹配,在遊戲中培養幼兒的數學能力;使幼兒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體會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感知5以內的數量,提高幼兒點數、計數、匹配等能力。
2、訓練幼兒手的靈活性、協調性,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點數,計數,匹配,和幼兒手的靈活性協調性。
活動準備
1、每人一個託盤,盤內有一盒糖,糖果若干塊。
2、每個託盤底下5隻透明的袋(袋上有1——5個圓點)。
3、五個糖瓶,分別標有1——5的數字;另外有糖若干塊
活動過程
1、看一看,說一說,聞一聞
⑴、小朋友,看看籃子里裝的什麼呀?
⑵籃子里的糖一樣嗎?說說你籃子里有些什麼樣的糖?
⑶鼻子湊上去聞一聞,有什麼味道?(很香)
⑷你們喜歡糖嗎?好,那我們先來玩糖,再來吃糖,好嗎?
2 、猜糖、夾糖遊戲:
⑴猜糖遊戲:
看看我的手裡有糖嗎?(沒有)請你閉上眼睛,我要變糖了。(教案來自:快思教案網.)(教師拿一粒糖放在手心裡後)好,把睜開眼睛,請你猜一猜我的手裡有幾粒糖?一起數一數,然後請全體幼兒都拿出和教師一樣多的糖;(幼兒遊戲數次,逐漸提高要求,例:數量、顏色與老師一樣;數量、形狀、顏色與老師一樣等)。
⑵夾糖遊戲:
看,老師把手變成了什麼?(像剪刀,還像什麼?)來,你也把小手變成夾子(幼兒用兩隻手指頭做「剪刀」狀),伸到籃子里去夾一夾糖,能夾住嗎?(讓幼兒自由夾)
好,下面,我們來玩夾糖遊戲,我敲小鈴,你來把糖一塊塊夾到盤子里,小鈴停下你馬上停下來,然後數一數你夾了幾塊糖?準備好了嗎?好,開始------停!數一數,你夾了幾塊糖?(幼兒點數,並講述結果「我夾了X粒糖。)(提問:誰也夾了X粒糖?;站起來去數一數別的小朋友的糖,找一找誰的糖和你一樣多?)
(幼兒玩夾糖遊戲3-4次,每次停讓幼兒先自己點數,並講述結果「我夾了X塊糖,教師每次控制好夾糖的時間)
3、裝糖遊戲:
⑴看看盤子底下有什麼?把袋子拿出來,數數有幾隻?袋上有什麼?它們的圓點是一樣多的嗎?
⑵袋袋也要和你們做遊戲,做個裝糖的遊戲,先數數袋上有幾個圓點,然後往袋裡裝和圓點一樣多的糖,聽清楚了嗎?
⑶幼兒裝糖,教師觀察與指導。
4、送糖遊戲:
⑴把裝好的糖送到超市裡去,看老師這裡有糖瓶,快來數數有幾隻?糖瓶上還有什麼?
我們叫這些數字寶寶?
⑵想一想,你的這些糖袋應放到哪個糖瓶里?幼兒送糖。
5、吃糖
獎勵每個幼兒不同的三塊糖(讓幼兒自己選)與同伴一起分享。
教學反思:
活動「玩糖」,充分體現了教育的生活化。老師尊重幼兒的世界,走進幼兒的生活,活動以糖為一根主線,引導幼兒看糖、說糖、猜糖、夾糖、裝糖、送糖、吃糖,使孩子充分體驗到了遊戲中的愉悅,體驗到了數學活動的快樂,體驗到了探索的樂趣。在活動中,幼兒不斷地感知,動手操作,注重幼兒主體性的發展,幼兒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接受性學習」為「探索性學習」,使孩子成為活動的真正主人,因此幼兒的興趣得以激發,各種潛能得以開發。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透過提供幼兒探索的材料、環境及表達和交流的機會,為幼兒創設自由探索學習的條件,始終以引導者、支援者、參與者、合作夥伴的身份幫助幼兒,讓師幼雙方在平等的對話中相互理解、共同發展,充滿自信與和諧,充滿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