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微笑》含反思

時間:10-17 閱: 語言教案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微笑》含反思》這是優秀的中班語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

   尊敬的各位領導 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中班故事《微笑》。
新《綱要》明確指出,教師要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同時,新的省編教材中,在各主題活動的設計上也為教師提供了根據幼兒情況自由生成的空間,幼兒教師要不斷嘗試將新的題材,新的內容引入課堂,以新角度、新形勢、新方法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善於站在幼兒的角度上設計教學,駑駕教學,水到渠成的實現教學方面的突破。省編幼兒園中班教材中第五主題《我的朋友》的總目標為:初步瞭解並體驗人與人,人與整個環境和解相處的快樂感覺,學習並嘗試與他人交往的方式,促進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所設活動有:好朋友畫像、換名片、哭哭臉和笑笑臉等,多為實踐,操作活動,而作為幼兒最喜歡的教學形式,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故事教學的內容卻很少,所以在進行本主題活動內容的基礎上我生成本次故事教育活動。
第一部分:說教材分析
一 說教材內容
童話故事是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是富有濃郁幻想的虛構故事。它以現實生活為基礎,透過豐富的想像、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繪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樣說話,富有生命力,並編製生動的情節來反映生活。童話的語言通俗易懂,情節簡單,符合幼兒的心理狀態和認識水平,富有教育意義,易於幼兒接受。《微笑》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它採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小蝸牛用微笑的方式給大家帶來快樂,從而自己也快樂起來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會到為朋友做事的快樂。
二 說教學目標
根據我班幼兒語言發展的實際水平、年齡特點、興趣需要,及本主題的總目標,確定本活動的目標為:
情感目標:使幼兒懂得只要有愛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幫助別人並願意給別人帶去快樂。
能力目標:培養幼兒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和能力,發展幼兒的感受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知識目標:初步理解故事內容,掌握故事的名稱、角色和故事的主要情節。
確定本次活動的依據有以下幾點:
1 根據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發展特點。4至5歲的幼兒理解能力還很膚淺,注意力往往受興趣的影響和支配,有意注意初步得到發展,所以需要教師利用各種教學手段,恰當、巧妙地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還要注重培養幼兒認真傾聽的習慣。
2 現在絕大多數幼兒都是獨生子女,缺乏一定的愛心,不懂得去關心別人,不知該如何去關心別人.向幼兒進行這樣的情感教育和思品教育也顯得尤為重要。
3 是根據幼兒園課程目標及《綱要》、《規程》,幼兒課程目標的宗旨在於提高幼兒素質,提出引導幼兒接觸各種藝術作品,關注人類道德行為美。本故事透過使幼兒懂得「微笑」的真正含義,來感染幼兒,美化幼兒的行為。《新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由此制定了情感、能力、認知三方面的教學目標。
三 說重點 難點重點:
使幼兒理解故事情節及內容,瞭解故事的含義。
難點:能主動幫助別人,願意給別人帶來快樂。
制定重難點的依據是:我班幼兒在情感及認知方面的特點,即中班幼兒理解水平有限,對理解隱含在故事中的寓意有一定的困難,所以讓幼兒充分感受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驗為朋友做事的快樂尤為重要。
四 說教學準備
1 自製多媒體課件:符合故事情節發展,動畫形象生動有趣,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幼兒注意力。
2 空白圓形卡片、彩筆,透過自己動手製作,加深對故事含義的理解。
第二部分:說教法、學法本次教學活動以遵循「三個原則」 ,做到「兩個注意」,體現「一個整合」的指導思想來設計教法,學法。
「三個原則」:一是「教師主導、幼兒主體,以問題的引導為主線」的「三為主原則」,二是「教師在前、幼兒在後」的教學原則,既當幼兒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過程時,教師要觀察瞭解幼兒的學習行為是怎樣產生的,並在尊重幼兒認識過程發展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和施加影響。三是「同時進行原則」,即在教學活動中,要同時顧及興趣,態度和行為的培養,既有明確的重點,又相互滲透。
「兩個注意」: 一是設置符合幼兒「最近發展區」的問題情境。既要把各教學環節與教學要求設置成問題情境展示給幼兒,這樣容易使幼兒被問題情境吸引而主動投入學習。二是注意根據幼兒的認知規律和情感發展規律,把教學目標的要求分解成若干細小的層次,分散到各個具體的活動中,形成一個循序漸進的教學活動,使教學重點得以鞏固,教學目標得以實現。
「一個整合」:《新綱要》中明確的指出: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透過自主的學習,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教學過程體現整合性,對多元智慧的發展提供保證。
一 說教法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教,而是應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
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實際情況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我採用了直觀演示法、討論法、講述法和提問法。
1 直觀演示法: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具進行表演示範,引導幼兒理解作品內容。"教案來自:屈;老師教;案網."活動中主要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整個故事製作成形象直觀的動畫,既可以完整欣賞,又能分段播放,透過觀賞課件引導幼兒瞭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內容。
2 講述法:透過生動形象地講述,能激發幼兒的情感共識,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幫助幼兒樹立簡單的是非觀念達到教育目的。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根據需要,我注意控制語速、音量的快慢、大小和抑揚頓挫的變化,採用不同的音色來講述不同事物的對話,從而較好的表達作品的感情.如:小蝸牛給大家微笑,我就用表揚鼓勵的口吻說:小蝸牛,你真了不起!激發幼兒為別人服務的願望.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事物的形象特點,並能較好的集中幼兒的注意力,為提高教學效果和突破重、難點做準備。
3 討論法:是指讓幼兒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互相合作,共同探討問題答案的方法。在活動中,我將討論法結合在講述故事過程中。如:請小朋友而共同討論:小蝸牛為什麼不快樂?
4 提問法:提問是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事物,要求幼兒再現已掌握的知識,啟發幼兒積極思維的手段。提問在教學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主要運用瞭解釋性提問(如:小蝸牛為什麼會給大家送信?)、假設性提問(如:如果你是小蝸牛,你們會怎麼做呢?)等等。在提問問題時,針對不同能力層次的幼兒,比較容易的問題可讓水平比較差的幼兒回答,需要幼兒描述的問題就請能力較強的幼兒回答,像總結、歸納性的問題請能力最強的幼兒來回答,使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二 說學法指導
本次活動,主要採用欣賞法、發現法、講述法。
1、欣賞法:引導幼兒學會理解作品內涵,鑒別作品的美及分析評價文學作品,使幼兒獲得美的享受,喚起美的情感,陶冶美的情操。在活動過程中,透過教師生動形象的講述,引導幼兒來體驗幫助別人的那種心情,感受作品的語言美,從而突破難點。
2、發現法:教師提供適於幼兒進行發現活動的教材,使他們透過自己的探索、嘗試過程,發現知識。在活動中,請幼兒回憶、討論故事中人物的對話,透過提問和幼兒討論,引導幼兒自己得出結論,充分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講述法:主要教會幼兒能準確地回答問題,恰當地說明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活動中,我採用多種形式的提問,為幼兒提供講述的空間,啟發幼兒用宏亮的聲音、完整的語言進行講述,並且注意為每名幼兒創設講述的機會。
第三部分: 說教學程式
整個活動分為三大部分, 活動流程圖簡單明了地概括了整個活動,使大家一目了然,明白設計意圖,下面將其詳細說明一下:
一 匯入部分:激發學習興趣,引出故事主題出示兩個表情(微笑、哭泣)的圖片,引導幼兒說一說你喜歡看哪一個表情?為什麼?我在此環節注意引導幼兒回憶原有的生活經驗,並組織幼兒分組進行討論,為下一步的教學的開展進行鋪墊。突出活動的教學重點,引起興趣,引出主題。
二 展開部分:理解故事內容,掌握學習方法。
1、教師有感情地講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據幼兒的無意注意佔主要地位,有意注意還不穩定的特點,為了避免分散幼兒注意力,影響幼兒對故事內容的感知,所以,只運用豐富的表情、優美的背景音樂來表現故事,講完後,提問簡單的問題:
(1)故事的名稱;
(2)有那些角色;
(3)小蝸牛做了一件什麼事?
2、分段播放課件,幼兒欣賞。教師分別提問:
(1)森林裡的動物們都是好朋友。看看小動物們在為自己的朋友們做什麼?(小鳥為朋友唱歌、小猴為朋友摘香蕉、小鴨為朋友送信
(2)朋友感到怎樣?(很感動、很高興)
(3)看看小蝸牛怎麼了?(不開心)猜猜它為什麼不高興?(放錄音:小蝸牛不開心的原因)
(4)幫小蝸牛想個辦法,想想它還能為朋友做什麼?(預報天氣,講故事,畫畫 )(鼓勵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充分想像並講述,幼兒自由討論)此環節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
3 完整欣賞故事:請幼兒邊看課件,邊完整欣賞故事 教師根據幼兒對故事的理解以遞進的方式提問:
(1)小蝸牛為朋友們做了一件什麼的事情?
(2)為什麼小蝸牛會想到把微笑送給大家?
(3)大家喜歡小蝸牛的微笑嗎?為什麼他們都認為小蝸牛了不起?由此逐步得出故事的含義:小蝸牛雖然能力很小,只會爬,但它有一顆愛心,它想到了要讓自己的朋友快樂一點,它把微笑送給了大家,給大家帶去了快樂,所以大家都覺得它很了不起。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
三 結束部分:
遷移故事主題,滲透思品教育。
我依據幼兒的生活環境從三個方面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為大家帶來快樂的:
(1)為爸爸媽媽做什麼;
(2)為小朋友做什麼;
(3)為老師做什麼。依據幼兒思維發展的過程,本環節由近及遠由易到難的引導幼兒思考、討論,進而得出與幼兒實際生活相關的答案,並使幼兒有了行動的願望,促進幼兒發散思維的發展。解決了本活動的難點達到了教育的目標。
製作「微笑」標誌:幼兒自製兩枚「微笑」標誌,即在圓形卡片上畫上微笑的表情。啟發幼兒將其中一枚「微笑」標誌別在自己胸前,另一標誌則送給自己的好朋友。在愉快、溫馨的氛圍中,活動自然結束。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觀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附:微 笑森林裡的動物們都是好朋友。小鳥為朋友唱歌,大象為朋友蓋房子,小兔為朋友送信……小蝸牛很著急,他只能在地上慢慢地爬,別的什麼也幹不了。
小兔走過小蝸牛的身邊,小蝸牛向著小兔微笑。小兔說:「小蝸牛,你的微笑真甜。」小蝸牛想:「對呀,我可以對朋友們微笑。」小蝸牛又一想,「可是,怎麼樣讓朋友們看到我的微笑呢?」
小蝸牛想出了好辦法。第二天,他把很多信交給小兔子。小兔子把信送給了森林裡的朋友們。朋友們拆開信,信里是一張畫。畫上的小蝸牛正在甜甜地微笑。森林裡的朋友們也都微笑起來,他們說:「小蝸牛真了不起!他把微笑送給了大家。」
教學反思:
《微笑》是一篇充滿濃郁兒童情趣的童話故事,它採用了擬人的手法,把小蝸牛用微笑的方式給大家帶來快樂,從而自己也快樂起來的經過描寫的形象逼真。讓幼兒充分感受到小蝸牛的助人之心和與朋友的友愛之情,體會到為朋友做事的快樂。
活動設計主要分為三個環節突破重難點。透過傾聽、猜測、遷移主題引導幼兒理解故事情節並藉助詞條學慣用故事中句式說自己的想法。前兩個環節藉助圖譜突破了重點,在學慣用句式說話這個環節,句式詞條的出示有點晚,導致一些孩子不能很好的完整的用句式說話。透過這次活動,使我意識到教師的語言、表情直接影響孩子,另外在引導幼兒時要抓住契機,擅於發現每位幼兒發言的閃光點,並根據這次活動中所出現的問題加以調整和改進。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微笑》含反思這篇文章共1451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