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教案《捉老鼠》含反思

時間:10-16 閱: 音樂教案

中班音樂活動教案《捉老鼠》含反思適用於中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培養大膽想像及表現音樂形象的能力,以及良好的節奏感,引導幼兒感受樂曲輕快、詼諧的風格,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引導幼兒瞭解樂曲中重音出現的規律,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表現音樂形象,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捉老鼠》含反思教案吧。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
       捉老鼠

  設計思路:
  近段時間,班級幼兒欣賞了大量的樂曲。孩子們對音樂欣賞感興趣,並喜歡用語言、動作等多種形式來表達他們對音樂作品中音樂形象的理解,合作意識日益增強。《撥弦》是一首輕快、詼諧的樂曲,它形象鮮明,節奏感強,深受廣大小朋友的喜愛。《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使幼兒在藝術活動中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經驗,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因此,我們在設計此活動方案時,如何讓幼兒愉快地感受和體驗樂曲輕快、詼諧的風格、讓幼兒始終對音樂保持濃厚的興趣成了貫穿整個活動的主線。由於音樂結構較鬆散,因此我們設計了一個"捉老鼠"的情境,以遊戲的形式引導幼兒用各自的表現形式來表達樂曲中的重音,感受該樂曲輕快、詼諧的風格。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樂曲輕快、詼諧的風格,體驗音樂活動的快樂。
  2、培養幼兒大膽想像及表現音樂形象的能力,以及良好的節奏感。
  3、引導幼兒瞭解樂曲中重音出現的規律,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表現音樂形象。
  4、透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像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貓和老鼠布偶。
  2、打擊樂器:鼓、沙錘、雙響筒、鈴鼓等。
  3、道具:報紙棒、塑料玩具、蒼蠅拍、蛋糕盒、帽子等。
  4、錄音機和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教師播放音樂,引導幼兒觀看木偶表演"捉老鼠"。討論:這段音樂講了一個什麼故事?貓是怎樣捉老鼠的?
  2、引導幼兒欣賞音樂,討論:追老鼠和打老鼠時的音樂有什麼不同?
  3、教師與幼兒共同聽音樂用手指玩遊戲,引導幼兒瞭解重音出現的規律,熟悉音樂形象。
  4、為幼兒提供遊戲道具,引導幼兒再次玩遊戲,鼓勵幼兒大膽想像並討論:還有什麼辦法可以捉老鼠?你準備怎麼打老鼠呢?一個人去還是和朋友一起去?
  5、教師出示打擊樂器,鼓勵幼兒用打擊樂器來表現音樂形象。
  6、教師向幼兒簡單介紹音樂作品--"撥弦"。

       教學反思:
       在這次教學活動中,難點在角色表演中解決了,又利用圖譜教學讓幼兒輕鬆的記住了歌詞和二分音符,因為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目標達到了所以幼兒能在活動中始終保持愉悅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和歌唱的興趣,透過幼兒動聽的歌聲,準確的節奏,我們一起享受到了音樂賦予生活的情趣,我想這就是藝術活動最大的樂趣。

小百科:老鼠(俗稱"耗子"),哺乳綱、嚙齒目、鼠科嚙齒類動物。其主要特點是身體呈錐形、無犬齒,門齒與前臼齒或臼齒間有間隙、門齒髮達、無齒根、終生生長、常見嚙物以磨短;行動迅速;以植物為主食,也有的為雜食性;種類多。老鼠是一種嚙齒動物,體形有大有小。老鼠種類多,全世界現有450多種。老鼠是現存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它們生命力旺盛、數量繁多並且繁殖速度極快,適應能力很強,幾乎什麼都吃,在什麼地方都能住。老鼠會打洞、上樹,並能傳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等病源。但是老鼠為人提供了無數藥品實驗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