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體育課教案《小猴子本領大》含反思

時間:10-16 閱: 體育教案

《中班體育課教案《小猴子本領大》含反思》這是優秀的中班體育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快來看看中班體育課教案《小猴子本領大》含反思!

 教學理論依據及實施策略:
  探索、總結,從而掌握側面鑽的動作要領,進一步發展幼兒的身體素質。本活動改編自中班的教育活動《闖關》,原教材是利用"鑽山洞闖關"來練習側面鑽的動作。我對教材進行了創造性地使用,設計了集情境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體育遊戲。透過"小猴子本領大"的情境主線,綜合練習側面鑽、平衡、投擲等動作,讓幼兒自由。
主要運用了以下教學策略:
  1、創設遊戲情境,貫穿活動。針對中班幼兒的特點,突出遊戲性,使幼兒置身於富有情境的遊戲情節中,體驗打敗妖精的成功感,同時獲得新經驗。
  2、幼兒自主探究,適度挑戰。根據不同能力的幼兒依次提供了三個不同的"盤絲洞",鼓勵幼兒自主嘗試,適度挑戰,鞏固側面鑽的動作。
  3、加大活動密度,綜合發展幼兒身體素質。原教材中只有側面鑽的動作練習,我們將平衡和投擲的動作也融入遊戲中,既加大了運動量,又綜合發展幼兒的身體素質。
活動目標:
  1、學習側面鑽的動作,掌握側面鑽的動作要領。(重難點)
  2、能側面鑽過不同的障礙,綜合練習平衡、側面鑽和投擲的動作,增強動作的靈活性,發展幼兒的身體素質。
  3、體驗側面鑽的樂趣和"打妖精"的成功感。
  4、透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5、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橡皮筋拉成的"水簾洞"、3組不同高度呼啦圈製成的"盤絲洞"、充氣"蜘蛛精"、沙袋若干、《西遊記》音樂。
  2、空間準備:
活動過程:
  1、以"小猴子來操練"匯入,進行熱身活動,引發幼兒興趣。
  (1)教師扮"齊天大聖",拔一根毫毛,把幼兒變成"小猴子",進入遊戲情境。
  (2)隨《西遊記》音樂做熱身活動,主要活動頭頸部、上肢、胸部、腰部和腿部,並重點練習伸腿,為側面鑽做鋪墊。
  2、透過"小猴子學本領",引導幼兒學習側面鑽的動作,掌握側面鑽的要領。(利用場地一)
  (1)難點前置--練習"縮身術",為學習側面鑽做準備。
  提問:看誰的身體能縮到最小?(幼兒自主探究、嘗試)。
  小結:低頭-彎腰-縮身,身體變小。
  (2)自主探究過"水簾洞",幼兒個別練習側面鑽。
  要求:從水簾洞下鑽過,身體不碰到水帘子,手不能扶地。
  幼兒分享鑽的經驗,並請個別能力強的幼兒示範。
  教師與幼兒共同總結出側面鑽動作要領:"伸腿、低頭彎腰鑽過去、收腿"。
  (3)鞏固練習側面鑽,進一步掌握動作要領。
  教師示範動作。
  幼兒自主練習動作。
  3、組織遊戲"小猴子打妖精",幼兒綜合練習平衡、側身鑽、投擲等動作,體驗打妖精的成功感。(利用場地二)
  (1)第一次遊戲--"一打蜘蛛精",熟悉玩法規則,鞏固平衡、側面鑽、投擲的動作。
  教師講解玩法及規則:走過獨木橋,用新本領側面鑽過盤絲洞,舉起一塊石頭,狠狠地打向蜘蛛精,打完快速跑回。
  (2)第二次遊戲--"二打蜘蛛精",縮小洞口,提高側身鑽的難度。
  教師導語:蜘蛛精把洞口變小了,我們再去打它的時候,千萬別碰到洞口的蜘蛛絲。
  (3)第三次遊戲--"三打蜘蛛精",再次縮小洞口,激發幼兒的挑戰慾望。
  ①教師導語:蜘蛛精又把洞口變得更小了,你們能進得去嗎?要注意什麼?
  ②同時出示三個高度不同的洞口,請幼兒自主選擇,嘗試挑戰鑽過不同高度的洞口。
  4、創設"小猴子去嬉水"情境,引導幼兒創造性地放鬆身體,感受遊戲樂趣。
  (1)隨音樂做胳膊、腰、腿等部位的放鬆動作。
  (2)隨音樂模仿小猴子的動作離場。
  活動反思
本活動改編自中班教育活動「闖關」,原教材是利用「鑽山洞闖關」 的遊戲來練習側面鑽的動作。中班幼兒非常喜歡象徵性遊戲,他們在遊戲中常把自己想像成一個特定的角色,《西遊記》是我國古典名著,其中的孫悟空和小猴子一直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角色,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對教材進行了創造性地使用,特別設計了集情境性與趣味性為一體的體育遊戲「小猴子本領大」。透過「小猴子來操練」「小猴子學本領」「小猴子打妖精」和「小猴子去嬉水」的情境主線,由原教材的只有側身鑽的動作拓展到平衡、投擲等綜合動作練習,增加了活動量。
中班幼兒已經基本掌握了正面鑽的動作,但側面鑽對他們來說還較有難度,為了使側面鑽這一較為枯燥的基本動作得以充分練習,本活動透過創設遊戲情境,不斷使情節得以深入,逐步提高動作的難度和運動量,讓幼兒在自由、寬鬆、愉快的環境中玩耍、嘗試、探索、總結,從而掌握側面鑽的動作要領,進一步發展幼兒的身體素質。
主要運用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策略:
1.創設遊戲情境,貫穿活動始終。本活動是針對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突出遊戲性,將生動有趣的情境貫穿於整個活動之中,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在活動中,教師有目的、巧妙地創設了「水簾洞」「盤絲洞」等場景,師幼始終保持著「猴王」和「小猴子」的角色身份,教以生動形象的語言、豐富多樣的動作表現,帶領幼兒置身於富有情境化和情緒色彩的遊戲情節中,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體驗打敗妖精的成功感,同時獲得新經驗。
2.幼兒自主探究,適度挑戰。活動中注重幼兒的主動探索。如在「鑽水簾洞」環節中,教師引導幼兒探究用正面鑽、側面鑽等多種方法鑽過障礙物;在「小猴子打妖精」環節中,給不同能力的幼兒依次提供了大、中、小三個不同高度的「盤絲洞」,鼓勵幼兒適度挑戰,鞏固側面鑽的動作要領。活動中既有個別自由探索活動、集體遊戲活動,還有分組練習活動,多種形式有機結合,既關注了幼兒的個體差異,又使幼兒在反覆練習中不覺得枯燥乏味,側身鑽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充分體現了幼兒是活動的主體。
3.循序漸進加大活動密度,發展幼兒的身體素質。體育活動要充分考慮運動量、運動強度等問題。原教材中只有側面鑽的動作練習,運動量不足。為此,我們將平衡和投擲的動作也融入遊戲中,既加大了運動量,又鍛煉了幼兒的能力,綜合發展了幼兒的身體素質。同時,在保證活動密度的前提下,關注到分享經驗與適當休息,巧妙地處理好體育活動中的動靜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