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優質課教案《歡樂頌》含反思適用於大班的美術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嘗試為不同情緒的音樂選擇不同的演唱形式,感受並學慣用歌聲來表現不同的樂段不同的音樂情緒,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美術優質課《歡樂頌》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的:1.感受並學慣用歌聲來表現不同的樂段不同的音樂情緒。
2.嘗試為不同情緒的音樂選擇不同的演唱形式。
3.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活動材料準備:
物質準備:音樂磁帶、錄音機。
知識經驗準備:《歡樂頌》作品介紹。
活動過程指導:
一.欣賞音樂:
*欣賞管弦樂隊演奏的錄音作品,感受其宏大、輝煌的情緒。
*欣賞童聲演唱的《歡樂頌》,再次感受其熱情奔放的音調和振奮人心的節奏。
二.組織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體會和對歌曲的聯想。
三.學會合唱;
*跟隨音樂伴奏用"啦"、"嗚"音演唱,教師按節奏朗誦歌詞。
*一部分幼兒唱"啦"音,另一部分幼兒唱"嗚"音,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的節奏朗誦歌詞。
*教師注意引導幼兒努力保持聲部之間音量的均衡和協調。
四.創編動作表演唱;
*引導幼兒根據歌詞創編簡單的手部動作。
*跟隨音樂邊表演邊進行合唱練習。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並用,並需要把自己的想像和從外界感受到的資訊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出來的操作活動。
小百科:《歡樂頌》,又稱《快樂頌》(德語為Ode an die Freude),是在1785年由德國詩人席勒所寫的詩歌。貝多芬為之譜曲,成為他的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的主要部分,包含四獨立聲部、合唱、樂團。而這由貝多芬所譜曲的音樂(不包含文字)成為了現今歐洲聯盟的盟歌、歐洲委員會會歌,亦曾被用作羅德西亞1974-1979年國歌《揚起羅德西亞的聲音》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