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活動教案《4的分解和組成》含反思》這是優秀的大班數學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快來看看大班數學活動教案《4的分解和組成》含反思!
設計背景
幼兒園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有著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新《綱要》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並學慣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由此可見生活化、遊戲化已經成為構建數學課程最基本的原則。在對教材和本班幼兒的學習情況有一定瞭解後,我制定出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在實物操作的基礎上,瞭解4的分解組合。
2.初步學習有順序的分合一個數,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中兩邊數列分別是遞增、遞減的關係。
3.培養幼兒良好的操作記錄的習慣,並發展幼兒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讓幼兒學習4的分解和組成。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歸納出分合式中兩邊數列的關係。
活動準備
每個幼兒4條小魚,兩個魚缸,1、2、3數字卡片每人一份,數學練習冊,畫有分合號的紙條每人一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複習3的分解和組成」
教師:「上次我們學習了3的組成和分解,一起來複習一下吧。」
匯入,「我們來看這是數字幾呢?」(3) 我們將數字3分解,可以有幾種分法?(有兩種) 分別是:(1和2、2和1)。小朋友真聰明,下面我們可以用3的分解來玩一個遊戲,我說一個數字、請你也說一個數字,我和你們的數字合起來是「3」。如:「我說1」、幼兒答出「我說2」。
二、講述問題情境,引起幼兒對數字的分解組合的興趣。
小兔家裡有兩個魚缸,小兔子買回來四條金魚,要把四條魚分開養在兩個魚缸里不過不知道怎麼分了,想請小朋友們幫忙分一分。(.教案來自:快思教.案網)你們願意嗎?有幾種分法?
三、解決問題,瞭解4的分解組合。
1、教師:「小兔有四條金魚,想請小朋友把它們分到兩個魚缸里,可以怎麼分呢?誰想來試一試?」「我要把它們記下來,不然過會兒我就忘了。」
2、教師:「教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份,請小朋友們都來分一分,分完以後做記錄。」教師出示操作材料,引導幼兒操作並記錄。
3、幼兒操作完後,請幾個幼兒分別講述自己是怎樣分的,有幾種分法。並把幼兒的分法記錄在黑板上,教師有意識的選取兩種分法,即按順序分和無序分。
四、發現問題,學習有順序的分合一個數。
1、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哪種分法好,容易看得清楚,記著方便,不容易漏掉,為什麼?
2、教師小結:按順序分,一邊的數越來越大每次多一個,另一邊的數越來越小,每次少一個。分出來的兩個數合起來總數不變,都是4。
3、幼兒操作練習:按順序分合一個數,然後再在有分合號的紙條上用數字進行記錄。
教師進行小結,用分合式表示,和幼兒一起讀出分合式並講解分合號,總數與部分數。
五、遊戲「我的夥伴在哪裡」聽音樂做遊戲。
請幼兒自由選擇數字[或實物卡片]拿在手裡,隨音樂自由表演,音樂停止,根據卡片上的數字找到另一個數字卡片,要求兩人卡片上的數字合在一起是4.可以自由交換卡片重新進行遊戲。
教學反思
這樣的設計是遵循「遊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的原則,重在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1、學習4的分解。
透過拋出問題,幫助小兔子四條魚分開養在兩個魚缸的情節,使數學貼近於生活,激發了幼兒的探索興趣。正如《綱要》中指出:「讓幼兒學慣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
大班幼兒具有活動的自主性、主動性、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特點,我安排了操作圓形卡片和數字卡片的活動,讓幼兒在操作中自主探索4的3種分法,啟迪幼兒的智慧。
由於大班幼兒已有一定的自我約束能力、規則意識、堅持性的增強,所以我提出操作活動要求時,讓幼兒服從一定的紀律,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
2、引導幼兒歸納分合式兩邊數列的關係。
大班思維中出現抽象邏輯思維的萌芽,在認識事物方面,不僅能夠感知事物的特點,而且能夠進行初步的歸納和推理。本班幼兒好學、好問,喜歡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學習內容要有一定適當的難度,要有一定的挑戰性,我設計了歸納4的分合式中兩次數列的關係這一環節,目的是讓幼兒「在跳一跳夠得著的地方」進一步升他們數概念質地飛躍。
大班數學活動教案《4的分解和組成》含反思這篇文章共512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