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體育教案《揪尾巴》含反思

時間:10-16 閱: 體育教案

中班體育教案《揪尾巴》含反思適用於中班的體育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培養健康活潑的性格,指導幼兒練習自然走、躲閃跑和追逐跑,商討遊戲規則,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體育《揪尾巴》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指導幼兒練習自然走、躲閃跑和追逐跑。
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商討遊戲規則,體驗合作遊戲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一、熱身。
老師:小朋友森林裡什麼動物最聰明?(狐狸兔子猴子……)
老師:對!猴子最聰明!他們會跑會跳,還會玩遊戲呢!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當小猴吧!我是「猴王」,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什麼?(鼓!)
老師:讓我們用鼓點來玩遊戲吧!我的鼓聲快,你們就跑的?(快!)我的鼓聲慢,你們就跑的?(慢)我的鼓聲停下來?(我們就停下來!)

二、學抓尾巴。
1、(幼兒原地坐下)老師:小猴不僅聰明,還喜歡揪尾巴呢!小猴們,你們的尾巴呢?(我們沒有尾巴……)
老師:你們的尾巴在這兒呢!讓我們先聽一聽揪尾巴遊戲的規則吧!
2、遊戲規則:請參加遊戲的小朋友在「猴山」(大圓圈)內分散站開,當「猴王」(老師)敲擊鼓面時,小猴們就開始相互揪尾巴,只能躲閃不能用手護住尾巴,被揪掉尾巴的小朋友要到「河邊」(休息區)休息,當「猴王」(老師)停止敲鼓時,遊戲結束,手上有最多尾巴的為勝利者。
3、教師示範
教師請一名幼兒共同遊戲,示範躲閃。
4、教師小結:老師能夠勝利是因為會躲閃,分享多種躲閃方式:左邊進攻向右躲閃,右邊進攻向左躲閃,躲閃後快跑。

三、集體遊戲。
教師分發尾巴。
1、個人遊戲:教師擊鼓開始遊戲,遊戲中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請勝利的幼兒分享經驗,怎樣能更好的躲閃過別人,怎樣能揪到別人的尾巴。
3、分組遊戲:教師請幼兒根據自己的尾巴顏色進行分組,每組推選出一名組長,組長保護並帶領組員去揪其他組的尾巴,遊戲結束時遊戲區哪組組員最多,哪組獲勝!反覆遊戲兩次。
4、教師點評。

四、放鬆活動。

活動反思:
「揪尾巴」的遊戲幼兒適應性比較強,可適合大中小各個年齡階段,而且其取材便捷( 以布條為主),能動性強,不僅能提高孩子們快速跑和躲閃的能力,體驗民間遊戲的快樂;而且能在遊戲中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
活動我以提問「森林裡什麼動物最聰明?」開始,引導幼兒回答出猴子最聰明,再提示幼兒「猴子能跑會跳,還會玩遊戲呢!」帶領幼兒用鼓點走,跑,停進行熱身。在學抓尾巴的環節中我先講解了規則,然後請一名幼兒共同遊戲,示範躲閃。遊戲分為個人遊戲和分組遊戲,個人遊戲是孩子們分散遊戲,在保護自己尾巴的同時,揪別人的尾巴,最後手上尾巴最多者獲勝。分組遊戲是孩子們按照尾巴顏色分組,推選出一位組長,保護隊員,組織隊員去揪別組的尾巴,最後哪組剩下的組員多,哪組獲勝。擊鼓開始個人遊戲後,孩子們興緻極高,個個積极參与,大家爭著、搶著揪別人的尾巴。當然,也有一些小朋友一直在往前跑,而忽略了反追、搶的權力,還有些孩子在遊戲開始時沒有迅速做出反應,馬上就被揪掉了尾巴,沒能在遊戲中得到鍛煉,這些在今後的遊戲中也需要我多注意和解決的。分組合作遊戲時,直接遊戲,沒有經過練習,許多孩子還沒有認清哪個是自己組員時就被揪掉了尾巴,甚至有的孩子揪掉了自己組員的尾巴。活動最後以摘桃子的形式進行放鬆活動。
整個活動較清晰、流暢,但還存在不少問題,首先,在活動設計上對於大班孩子來說難度不夠,在孩子們熟悉遊戲後應該適當增加難度;其次,情境帶入,角色意識都不明顯,這個環節太匆忙;再次,對躲閃技巧講解的不夠,沒有給孩子充分的時間練習躲閃,遊戲規則也沒有交代清楚,使得遊戲過程中能力不同的孩子們落差明顯,應該在集體遊戲前再講解一次規則,講清楚每一個點,使遊戲能有序進行,;最後,分組合作遊戲時應該給孩子們30秒分組討論的時間,認識隊友,討論揪尾巴策略,再進行一次練習,然後再開始遊戲。
這些方面都是我在設計活動時考慮不夠全面,今後在選擇教材、運用教材時,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和不同的發展水平以及孩子的興趣點,來選取、整合教材,創造性地運用教材,同時,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喜好、慾望和願望傾向,以各種遊戲的形式開展體育活動的內容,才能逐步使孩子的運動興趣向高層次、長久性和穩定性發展。

小百科:尾巴基本的意義是指動物的身體器官,因其在身體的後部,後來延伸為事物主要部分的跟隨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