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月亮姑娘做衣裳》含反思

時間:07-07 閱: 語言教案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月亮姑娘衣裳》含反思》這是優秀的大班語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快來看看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月亮姑娘做衣裳》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習描述月亮變化的語句。
2、初步瞭解故事中比喻手法的運用。
3、透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自製夜晚天空的背景圖,月亮變化圖。
活動過程:
1、以猜謎語的形式匯入活動。
「有時圓圓像個盤子,有時彎彎像只船,要問這個是什麼?晚上抬頭向天看。」
2、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這個故事題目叫什麼?故事裡說了件什麼事?
3、教師運用圖片講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 月亮姑娘為什麼要做衣裳?
(2) 月亮姑娘為什麼三次都沒做成衣裳?
(3) 月亮姑娘她是怎麼變的呢?
4、教師利用教具再次講述故事。
月亮姑娘是怎麼樣變化的?[本.文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引導幼兒學習月亮變化的詞句。如:細細的、彎彎的、好像小姑娘的眉毛。好像彎彎的鐮刀等。)
5、向幼兒介紹故事中的比喻手法。
(1) 故事裡把月亮姑娘比作什麼?這樣的比喻好聽嗎?好在哪裡?
(2) 你有觀察過月亮嗎?你覺得它像什麼?啟發幼兒晚上觀察月亮的變化並用圖畫作記錄。
活動反思:
本活動我覺得有三個特色:
1、激發興趣。讓幼兒充分發揮積極主動性,用猜想、認識、理解的過程,激發幼兒的興趣及充分發揮他們的想像能力。
2、提升能力。在想像講述中體現個別差異性的問題,能力弱的幼兒可以簡單講述;能力強的幼兒可以較詳細講述,他們在自己原有的能力上進行了提升。
3、經驗重構。這是一個老教材上的童話故事,進行重構後,賦予它新的內容和意義,給與孩子更多關於科學方面的資訊。
第一環節,我採用觀察法、對比法、猜測法、排列法開展。一開始我用開放式的提問來引導,如教師提問:「這裡有三張月亮姑娘的照片,請你看看,比比。畫里什麼地方一樣?什麼地方不一樣?」引發了幼兒內在的探究動機和興趣。幼兒透過自己的觀察、比較後,都發現了三張圖片的不同,然後透過自己的觀察運用自己的想像和已有經驗來建構故事,並用自己的語言將它表達出來。
我給幼兒創設了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積極應答的環境,幼兒在活動中積極性很高,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二環節,我運用了比較法、視聽結合法、歸納法。教師先進行設問,為幼兒聽故事提供了指向性,能讓幼兒有目的的聽故事。然後教師運用多媒體豐富的色彩、生動的畫面、逼真的效果,充分調動了幼兒視聽結合的積極性,很快的吸引了幼兒注意力,讓幼兒饒有興緻得觀看故事。
孩子們透過自己的想像與故事進行比較,從而更好的理解了整個故事。在為故事取名這個環節,讓教師真實把握幼兒理解故事的程度,幼兒能根據故事的內容進行較好的回答。
第三環節是本活動的重點部分,是為了幼兒更深刻理解和體會故事的內涵,教師運用了圖片演示法、講述法、追問法、提升法,讓幼兒再次聽故事後,逐一對故事內容進行提問,並進行深層次的追問。
從表象到本質,去引發幼兒思考故事的內涵,幼兒在反覆的感受、理解、學習、表現中受到啟發,並能根據自己的一定的生活經驗進行思考,幼兒的回答是零散的、不到位的,教師又根據有的回答進行提升,讓幼兒從中明白:「世上的萬物都是變化著的」,這一科學道理。
延伸活動,是本活動的補充和再思考,讓幼兒對「變化的事物」保持探究的慾望和主動學習的精神, 提高了幼兒問題意識。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月亮姑娘做衣裳》含反思這篇文章共400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