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社會公開課教案《陌生人我不怕》含反思

時間:10-15 閱: 社會教案

中班社會公開課教案《陌生人我不怕》含反思適用於中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能初步識別陌生人的哄騙行為,樹立初步的防範意識,知道"陌生人"的含義,懂得不輕信陌生人的道理,提高遇到危險沉著冷靜處理問題的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社會公開課《陌生人我不怕》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知道"陌生人"的含義,懂得不輕信陌生人的道理。
2.能初步識別陌生人的哄騙行為,樹立初步的防範意識。
3.提高遇到危險沉著冷靜處理問題的能力。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5.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1.影片:《不跟陌生人走》、《陌生人我不怕》PPT
2.歌曲《小兔子乖乖》

活動過程:
一、歌曲引入,瞭解哄騙提問
1.播放歌曲《小兔乖乖》。這首兒歌小朋友們熟悉嗎?這首兒歌的名字誰知道?那《小兔乖乖》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呢?
2.小兔子開門了嗎?
3.小兔子是怎麼知道大灰狼不是媽媽的?
教師小結:小兔子讓大灰狼把尾巴從門縫裡伸進來瞧一瞧,判斷出這不是媽媽的尾巴。小兔子真聰明,遇到問題不慌不忙,動腦筋想辦法,值得我們學習。
4.提問:如果小朋友一個人在家,有人來敲門,你會怎麼做呢?是所有的人敲門都不開嗎?(引導幼兒聯絡實際思考判斷。並透過追問:是所有的人敲門都不開嗎?進一步引導幼兒判別自己的親朋好友等熟悉的人會開門,不認識的人就不開門。)
教師小結:當敲門的是自己熟悉的叔叔阿姨時我們可以開門,不認識的人我們就不能開門,我們把這些不認識,不熟悉的人稱為"陌生人"。
5.討論:為什麼不能給陌生人開門呢?(會騙人、會偷東西、會把小孩帶走……)教師小結:對,陌生人有可能是壞人,我們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

二、觀看事例,引發思考
1.有個叫小雨的小朋友自己在街上玩的時候碰到了一位陌生的阿姨,我們來看看她是怎麼做的。
2.播放影片《不跟陌生人走》,到"阿姨想帶小雨走"停止。
提問:
(1)如果你是小雨,會跟那位阿姨走嗎?
(2)為什麼?
3.我們看一下小雨到底會怎樣做,繼續播放影片,請幼兒看完後提問:
(1)那位阿姨是怎樣把小雨騙走的呢?(她說媽媽有事,請她來幫忙接小雨的)
(2)這位自己稱是媽媽同事的阿姨小雨認識嗎?
教師小結:所以無論別人怎麼說,只要你不認識的人都是陌生人,陌生人都不能輕易相信。(透過引發幼兒思考,讓幼兒進一步瞭解"陌生人"的含義。)
(3)小雨的好朋友用了什麼辦法救小雨呀?
(4)我們怎樣判斷陌生人說的話是真是假呢?
(引導幼兒透過討論得出一些常用的判別方法,如:給家裡人打電話,詢問警察叔叔,找老師幫忙等等)
4.提問:小朋友們想一想如果小雨真的被帶走的話,會有什麼後果?(會被賣掉,被帶到其他的地方去,就見不到媽媽了)
5.總結:所以我們堅決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判斷推測,引發討論
現在我要來考考咱們的小朋友是不是真的知道遇到陌生人應該怎麼做了。
情景一:陌生人給小朋友玩具
這幅圖上發生了什麼事情?(陌生人給小朋友玩具)提問: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做?
播放情景二:陌生人給小朋友好東西吃。
這幅圖上發生了什麼?(陌生人給小朋友東西吃)提問: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麼做?
播放情景三:陌生人帶小朋友找媽媽。
問題:遇到這幅圖上的情況你會怎麼做?
教師小結:我們的身邊大部分都是好人,但也會有壞人。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不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也不能隨便跟陌生人走,做個機智勇敢的好寶寶。

教學反思:
從執教的情況來看,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的組織語言還有待加強,如何讓孩子對你的提問或是小結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後的教學中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方面。

小百科:陌生人指不認識、不瞭解的人,個人主觀性較強。漢語讀音為:mò shēng rén。英語為stranger 音標是: [ˈstreɪndʒ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