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社會詳案教案《歡迎來做客》含反思

時間:10-16 閱: 社會教案

《中班社會詳案教案《歡迎來做客》含反思》這是優秀的中班社會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快來看看中班社會詳案教案《歡迎來做客》含反思!

 設計思路
在分析本班幼兒遊戲現狀與近期培養目標的基礎上,我們進行了「愛媽媽」「愛我的家」的主題活動,自然延伸到「愛他人」的主題上;同時適逢期末孩子們要升班了,便引出「升班主題」,在初步瞭解了大班生活、學習的前提下,孩子們提出邀請大班哥哥姐姐來班上一起遊戲,於是設計了本次半日活動。活動中幼兒透過觀看「哥哥姐姐的生活」及「哥哥姐姐對我說」的錄影,瞭解大班真實的活動狀況,激發幼兒向哥哥姐姐學習、與哥哥姐姐交流的願望;接下來幼兒開始為他們的交流活動——「與大班哥哥姐姐聯歡」做全面準備,準備工作以遊戲的方式在各活動區展開,孩子們積極而快樂,自然而自主。
活動目標
1、透過觀看大班哥哥姐姐的活動錄影,感受哥哥姐姐對自己的希望,激發幼兒上大班的積極情緒和向哥哥姐姐學習的願望。
2、在活動區有目的的遊戲中深化幼兒上大班的積極情感。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為大二班幼兒生活活動錄影:
第一部分:大班幼兒生活、學習、遊戲活動內容錄影;
第二部分:大班幼兒對中班弟弟妹妹的希望。
美T區——製作彩鏈等裝飾物的材料、製作禮物的廢舊材料。
娃娃家——時間窗牆飾、小黑板、圖書、幼兒用小枕巾及毛巾被等。
表演區——演出服裝、打擊樂器、錄音機、頭飾、節目單等。
2、經驗準備:
參觀哥哥姐姐做值日、疊被子、做操、升旗等活動。
活動重難點
1、透過集體、小組活動,激發幼兒的積極情感,為上大班做好精神準備。
2、能夠把自己對哥哥姐姐及大班生活的喜歡與嚮往表達出來。
活動過程
1、集體教學活動:觀看錄影與共同討論。
(1)觀看大班哥哥姐姐生活活動的錄影,激發幼兒瞭解大班生活的慾望。
教師:哥哥姐姐在做什麼事情?(寫數字、玩獨輪車、整理櫃格等)
他們是怎樣做的?
看了哥哥姐姐做事情時的樣子,你有什麼想法?
幼兒:哥哥姐姐都是自己做事情。
他們可以騎獨輪車了。
哥哥姐姐寫數字時可以用橡皮擦,擦乾淨了再改正。
(2)觀看哥哥姐姐對自己提希望的錄影,引導幼兒感受哥哥、姐姐對自己的關心和希望。
教師:哥哥姐姐對你們說了關心鼓勵的話,你們想做些什麼?
幼兒:我想給哥哥姐姐送禮物。
我要練習騎咱們班的腳踏車,上大班時也可以騎獨輪車。
我想去看哥哥姐姐,要不請他們到我們班來玩。
(3)與幼兒討論請哥哥姐姐到班上聯歡需要做好哪些準備。
教師:和哥哥姐姐在什麼地方開聯歡會?演些什麼節目呢?
幼兒:就在咱們班開吧,我們會講故事跳舞,還會唱歌和說兒歌。
教師:在咱們班開聯歡會,要怎樣裝飾一下我們的教室呢?
幼兒:要漂亮點;要用好多顏色畫;像我們過新年時那樣。
2、活動區活動:引導幼兒藉助已有經驗,在各活動區內開展有目的的遊戲活動,為迎接哥哥姐姐的到來做準備。
(1)美工區:
教師出示幼兒最近在美工區做的禮物或裝飾教室用的彩鏈等,啟發幼兒利用美工區的多種材料為哥哥姐姐做禮物、裝飾教室。
教師:怎樣能使我們的活動室更像一個聯歡會的會場呢?
幼兒:要有花環、拉花、燈籠,像我們以前做的那樣。
教師:用什麼材料做呢?怎樣做呢?
幼兒:要用彩色紙、膠條做;我會用紙筒做;還可以用彩紙剪出燈籠來。
(2)娃娃家:
指導幼兒利用「時問窗」在娃娃家內開展模仿遊戲「哥哥姐姐的一天」,瞭解大班生活活動的基本作息情況。
幼兒:老師,我想在這裡教小朋友寫數字,有沒有本子?
教師:我可以幫你們準備,你們誰來當老師?
幼兒:我,我是劉老師!
教師:那你們就開始學本領吧!
(3)表演區:
關注幼兒在表演區的節目練習,透過表演活動,激發幼兒為迎接哥哥姐姐到來而大膽地表現自我。
幼兒:我們還缺兩個人演烏龜和鵝大嬸!(幼兒在表演故事「小蝌蚪找媽媽」,對於扮演的角色有點分配不均)
教師:別的小朋友都在玩自己喜歡的遊戲,沒有人來支援你們,你們還是自己想想辦法,老師給你們準備了頭飾,頭飾是可以來回換的喲! 幼兒:哎,咱們能不能一個人演兩個人呀?
教師:那你們試試呀!
3、今後的活動設想:
在下一步的活動中,我們會給孩子們提供更多的體驗機會,如和哥哥姐姐一同遊戲、做值日等,讓孩子們在真實的體驗活動中更深入地瞭解大班哥哥姐姐的學習和生活,進一步激發他們上大班的願望,幫助他們儘快適應大班生活!
活動反思
1、活動中的優點:
(1)電教手段運用適宜,幫助我能夠更形象直觀地引導幼兒感知體驗生活;同時前期活動的經驗積累,給孩子們帶來了繼續學習的自信和快樂,也使我看到了教育的系統性、系列性的重要作用。
(2)對於中班幼兒的區域活動,物化目標的輔助材料是非常有效的教育資源,可以幫助幼兒根據自己的發展水平和需求,選擇不同難度的材料,開展自主的學習活動,使學習變得更快樂和主動,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在表演區材料準備上注意了物化目標,在道具服裝、材料投放上,緊緊圍繞節目單上的兒歌、故事、詩歌準備。按內容分筐擺放材料,使幼兒拿到一筐材料就知道要表演什麼節目,幼兒操作中目的性就更強了。
在表演故事中,幼兒對故事情節記憶不清時,我就建議幼兒能否改編故事進行表演,但幾個孩子非常執著,堅持請我找書來講。我想與其完全講給孩子們聽,還不如講一小段,讓他們自己再續編結尾,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孩子們的想像與創造,更對他們的合作與共同完成任務的培養是一種挑戰與機會,於是,我講了前一小段又將問題拋給了幼兒,鼓勵幼兒大膽改編後面的故事。.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透過這件小事,我發現,教師在基於更加充分、真正瞭解幼兒需要的前提下,抓住恰當時機,給予適時地引導教育時,幼兒會更願意接受老師的建議,此時才能實現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主動發展。
2、活動中的不足:
在活動的引導中,應該更突出升班主題,激發幼兒向大班哥哥姐姐學習的願望。在活動講評中,應該聯絡錄影中大班哥哥姐姐的新聞小播報內容進行講評,可以更加緊扣主題。例如,在益智區內,孩子堅持玩小企鵝遊戲,在講評中可以對孩子說:「你能夠堅持做完一件事情,像個大哥哥,老師相信你上大班後也一定能夠堅持好好學本領的!」再如,玲玲在美工區利用廢舊材料給哥哥姐姐做了一個小鋼琴,那麼,在講評時,完全可以引導孩子:「你做的小鋼琴真好,明天哥哥姐姐和咱們聯歡時你就用這個小鋼琴給大家伴奏吧!」時時緊扣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