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好朋友》含反思適用於大班的數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感受10以內的自然數列的等差關係,認識相鄰數,探索三個相鄰數之間的關係,學習與同伴友好交往、合作遊戲的方法,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數學《好朋友》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認識相鄰數,探索三個相鄰數之間的關係。
2、感受10以內的自然數列的等差關係。
3、學習與同伴友好交往、合作遊戲的方法,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4、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數字卡、紙牌1—10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玩遊戲「找鄰居」,理解「鄰居」詞義。
2、認識相鄰數,探索並體驗三個相鄰數之間的關係。
(1)出示隨意擺放的數字卡1-10,抽一個數字問小朋友它的鄰居是誰?為什麼?
(2)啟發孩子用剛才學習的方法找出其他數的相鄰數誰和誰?
3、遊戲:找鄰居鞏固對相鄰數的認識。
遊戲1:看誰找得快;
遊戲2:口頭遊戲,看誰說得快;
遊戲3:遊戲《我的朋友在哪裡》。
4、操作幼兒用書,並完成練習。
(1)引導幼兒填空。
(2)教師:是相鄰數的西瓜娃娃手拉手才是好朋友,請在空白框里寫上數字使它們成為好朋友。
(3)幼兒互相交流操作結果。
活動反思:
在學習《10以內的相鄰數》時,我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把遊戲貫穿到教學當中。並結合生活中的鄰居關係,把相鄰數的概念滲透在其中,從而提高幼兒學習相鄰數的興趣。
在這個活動中我運用的是直奔主題的方法進行的,如一開始我就出示「相鄰」兩個字,讓孩子透過座位理解「相鄰」 就是左右、旁邊的意思。這個方法還是不錯的,孩子根據這一特點在後面的操作中都能很快地找出各個數字的相鄰數。而且整個過程中孩子都非常感興趣,孩子的學習興趣都比較高。在活動的過程中,請小朋友為數子卡片找鄰居的這一過程,我是從易到難,由簡單到複雜,循序漸進,讓幼兒在主動探究中掌握「相鄰」的關係。
最後運用「看誰找得快」、「看誰說得快」「我的朋友在哪裡」遊戲,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孩子們的探究願望,更有利於幼兒掌握知識,完成目標。但在讓孩子比較各組相鄰數的規律時,由於我操之過急,只是讓孩子觀察一組數字教師就小結,沒有透過多組數字引導孩子自己去發現:「中間的數字比前面的數多1,比後面的數少1這一規律」。還有這節活動在時間上把握的不好,時間稍長。在今後的活動中需把活動的時間控制在規定範圍內。
小百科:朋友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指在任意條件下,雙方的認知在一定層面上關聯在一起,不分年齡、性別、地域、種族、社會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雙方的心理認知、可以在對方需要的時候給予幫助的人。朋友之間可喻為雨中的傘、指路的燈。雙方心理契合更為深刻時,可稱之為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