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社會活動教案《中國的錢幣》含反思

時間:10-16 閱: 社會教案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中國的錢幣》含反思》這是優秀的大班社會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快來看看大班社會活動教案《中國的錢幣》含反思!

  活動目標:
  1、瞭解錢幣在生活中的用處,知道中國錢幣的演變歷史。
  2、探究人民幣圖案的設計意義,增強愛護錢幣的意識。
  3、透過遊戲體驗,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5、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活動重點:瞭解錢幣在生活中的用處,知道中國錢幣的演變歷史。
活動難點:探究人民幣圖案的設計意義,增強愛護錢幣的意識。
活動準備:錢幣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1、出示人民幣,自由討論它的用途。
  2、你在什麼地方見過錢?我們在什麼情況下需要使用錢?
  二、出示挂圖,介紹中國的古錢幣。
  1、認識中國的各種古錢幣。
  挂圖上的錢幣你們見過嗎?猜一猜哪種錢幣是最早出現的?
  2、教師總結:最早出現的錢幣是貝幣,然後是各種形狀的金屬幣,接著秦始皇將這些金屬幣統一成了圓形方孔銅錢。後來,一些大的金額用白銀和黃金來代替。在北宋時期,四川地區出現的交子,是我國最早的紙幣。
  三、認識人民幣。
  1、我們現在用的是我國第五套人民幣,誰來說一說這些紙幣和硬幣上的圖案分別是什麼?
  2、幼兒分組觀察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圖案,並進行集體分享交流。
  3、教師總結:人民幣圖案的意義。
  活動反思:
《認識人民幣》這一單元是讓學生在現實的問題情境中,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學習解決一些和購物有關的實際問題。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是能正確、熟練地辨認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相鄰單位間的進率。在取幣、換幣、付幣、找幣等活動中,進行合理、靈活地思考;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正確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關資訊;能正確地解決購物時常見的問題……
要完成上述這些目標,是要依賴於學生豐富的生活經驗。對於「人民幣」,我覺得學生應該是再熟悉不過了,對於它的用途,更不用我們去講。所以在上本單元之前,以為會非常容易的,還曾想著壓縮課時,但是開始之後,我才發現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樣,原本3個課時的課,我足足用了一個星期,又複習了2天,直到今天還有相當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這讓我思考了許久,怎麼會這樣呢?《人民幣的認識》學生掌握起來難度很大,每次教學總感覺效果不理想,在三年前的教學中早就領教過它的「看似容易實則很難」,所以在課前我充分進行了研讀教材,精心設計教案,力求幫助孩子們輕鬆掌握本節課知識,覺得準備的.比較充分了,但是上完課我還是感到不滿意。
再次反思,發現根源可能在以下幾方面:
1、教材與生活的脫節:在上第一堂課的時候,我讓學生觀察書上的插圖,本以為那樣可以更直觀的讓學生看到人民幣。但由於我的疏忽,書上或練習題中的人民幣有些是舊版的,而學生現在用的幾乎是新版的人民幣,所以對於舊版的不是很瞭解,當然我也準備了有關5套人民幣的知識,可是只是匆匆認識,畢竟不是孩子們每天所見的,可效果不是很好,遇到舊版人民幣的圖時大多學生不認識,尤其是現在幾乎不用的2元錢。還有孩子們年齡小,平時接觸人民幣機會少,他們對於人民幣的認識可能只限於收幾百元壓歲錢,絕大部分還是家長保管,平時家長很少讓孩子自己去買物品,偶爾買的也多限於一兩元的小東西,接觸較多的是5角和1元,其他的幾乎很少接觸,所以他們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有難度,更不用說兌換人民幣和買賣物品的計算,他們掌握起來更困難。
2、學具的缺乏使得學習成為紙上談兵:考慮種種因素,害怕讓學生帶人民幣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沒有讓孩子們帶學具,致使學習這部分知識成了紙上談兵,沒有實際操作,完全是靠想像完成,效果當然不理想。

大班社會活動教案《中國的錢幣》含反思這篇文章共433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