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教案《我們身邊的垃圾》含反思》這是優秀的大班社會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快來看看大班社會教案《我們身邊的垃圾》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農村幼兒衛生習慣較差,大班的孩子很多,雖經常強調,但隨手亂扔的現象仍較普遍,有的孩子即使在幼兒園裡會注意不亂扔,但走出校園就開始不自覺了,在他們回家的路上,經常會看到土埂上的白色麵包袋,水田裡的零食包裝袋、泡沫餐盒等,究其原因,除了成人的影響以外,更多的是他們沒有真正認識到亂扔是不好的行為以及亂扔的後果,由此我設計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認識身邊的垃圾,知道不能亂扔垃圾。
2. 知道垃圾會污染環境,影響身體健康,培養幼兒保持環境清潔的習慣。
3. 感受到髒亂環境的弊端和清潔環境不同的美。
4. 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常見的垃圾,不隨手亂扔垃圾。
難點:知道垃圾會污染環境,讓幼兒保持環境清潔從動手撿拾垃圾開始。
活動準備
1. 圖片、課件。
2. 尋找觀察了身邊周圍清潔和髒亂的不同環境。
3. 幼兒自製裝垃圾用的紙袋。
活動過程
一. 教師操作課件,引導幼兒認識什麼是垃圾,它們都是從哪裡來的。
1. 「香蕉、蘋果等吃剩下的皮、果核就變成了垃圾。」
2. 「用完的電池、喝完的酒瓶、寫完的作業本亂扔掉就是垃圾。」
二. 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討論並指出圖片中有哪些是生活垃圾,看到髒亂的環境和清潔的環境有什麼不同感覺。
1. 「吃剩的瓜子殼,倒掉的飯菜、魚刺、骨頭,做飯剩下的蛋殼、菜皮,各種零食的包裝袋,各種廢舊塑料袋、紙屑、紙杯、易拉罐等都是垃圾。」
2. 「周圍的鄰居、路上的行人、車上的乘客、風景區的遊客等如果把垃圾亂扔,就會把各個地方弄得又臟又亂。」
3. 「你們看到又臟又亂的地方有什麼感覺?看到清潔乾淨的地方又是什麼感覺?」<快思老師.教案網出處>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
三. 引導幼兒討論怎樣才能不亂扔垃圾。
1. 「在家裡你把垃圾扔在什麼地方?」(垃圾桶里,院子的角落裡,簸箕里的,塑料袋裡等。)
2. 「如果你在田邊、土埂上、馬路上、校園裡發現了零食袋、廢紙、瓜果皮怎麼辦呢?」(拾起來,找找附近的垃圾桶,扔到桶里;撿回家,扔到簸箕里……)
3. 「你在放學路上,出去玩的時候吃了香蕉、瓜子、麵包、飲料等後的香蕉皮、瓜子殼、包裝紙、飲料盒等都丟在哪裡呢?」(帶回家扔到垃圾桶里)
4. 「你在路上、水田邊、汽車和火車上、船上有了垃圾後怎麼辦呢?能不能亂扔?」(放在口袋裡帶回家,扔在車上和船上的垃圾桶里,不能扔在路邊、田裡、車窗外、河裡。)
5. 「你看到有人亂扔垃圾怎麼辦?」(告訴他不要亂扔垃圾,請他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6. 「垃圾最後都到哪裡去了?為什麼我們要少用或不用塑料袋裝垃圾?」(大部分的垃<來.源快思教.案網>圾最後都被埋入了土裡,塑料袋埋入土裡很久很久都不會腐爛。)
四. 組織幼兒「我愛清潔」的實踐活動。
尋找教室里,走廊上,操場等幼兒園各個地方,把垃圾撿入自己製作的垃圾袋中,最後扔到垃圾桶里,強調活動安全。
五. 組織幼兒洗手,教師總結、評價。
六. 活動延伸:
1. 裝飾自製的垃圾袋,讓垃圾桶變得美麗。
2. 提醒幼兒隨時注意保持身邊環境清潔,不亂扔垃圾,引導幼兒製作「垃圾的分類」圖。
3. 把垃圾變廢為寶,引導幼兒用掛曆、紙杯、果凍盒、飲料瓶等廢舊材料自製玩具,裝飾班級。
教學反思
1. 在準備活動前,開始是想讓幼兒自備塑料袋作為垃圾袋的,因為那樣會較為方便,但考慮到塑料袋自身也是一種白色垃圾,所以在課前組織幼兒自製了紙質的垃圾袋。
2. 在引導幼兒討論身邊看到的垃圾時,在家裡、馬路上、水田邊、土埂上是他們有生活經驗的,幼兒的的回答較積極,而在火車上、船上是離他們生活較遠的,要特別告訴幼兒車上和船上也有垃圾桶,別把垃圾扔出車窗外和水裡。
3. 幼兒對「垃圾都到哪裡去了」感到好奇,如果這裡採用圖片或課件向幼兒展示垃圾的處理和降解程度,幼兒對環保的認識會更深些。
4. 整個活動始終圍繞目標進行,幼兒對垃圾和保持環境清潔有了一定的認識,討論內容較多,但都是他們常見的,活動氛圍較好。
5. 實踐活動較活躍,幼兒參與度高。
大班社會教案《我們身邊的垃圾》含反思這篇文章共497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