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上學期教案評價《中秋節的起源》含反思》這是優秀的大班語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快來看看大班語言上學期教案評價《中秋節的起源》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聽故事,瞭解中秋節的起源、日期及月餅的來歷。
2.理解故事內容,可用自己的語言說明中秋節的起源等相關問題。
活動準備
1.節日故事《中秋節的起源》。
2.日曆。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中秋節的起源》:
我們的祖先以種田為生。他們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裡工作,有時翻鬆泥土,有時灌溉農作物,有時要除蟲、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陽下山,他們才能回家。
他們每年在春天播下種子,到了秋天便是收穫的好日子,大家都高興極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裡收割稻穀,有的人到果園摘水果,小孩子也會幫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樹下收拾大人摘下來的果子。
到了農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氣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圓,家家戶戶會在一起慶祝豐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晚飯,飯後就在屋前擺放大桌子,上面放滿水果,聚在一起談天賞月,品嘗美食。後來,農曆八月十五日成為了中國人的重要節日,相傳這就是中秋節的起源。
至於吃月餅的習俗,傳說和蒙古人當了中國皇帝有關。那時蒙古人非常野蠻和殘暴,常常欺負老百姓,有時會強搶人們在路邊擺攤要賣的東西,不肯付錢,又隨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
於是,老百姓計劃在中秋節那天趕走蒙古人。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動,他們想出用餅來傳遞消息這個好方法。他們先在紙條上寫上「中秋節晚上趕走蒙古人」,然後把紙條放在餅里,送到家家戶戶去。結果,大家在吃餅時都發現了紙條,於是便在中秋節這天合力趕走了蒙古人。從此以後,人們互相贈送月餅,便成為中秋節的習俗。";
2. 與幼兒討論:
農作物到什麼季節才會成熟呢?那時人們又忙碌些什麼呢?(秋天。收割稻穀和摘水果。)
豐收的時候,人們的心情怎樣呢?會怎樣慶祝呢?(高興。全家人一起吃飯。)
人們選定了哪個日子慶祝豐收呢?這個習俗成為了什麼節日?(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你認為在月餅里藏字條的方法有什麼好處和壞處呢?(自由回答。)
3. 出示一個日曆,請幼兒說出中秋節的日期,並請一位幼兒在日曆上指出農曆八月十五。
活動評價
能較長時間專心聽故事。
能說出中秋節的起源。
能說出中秋節的日期。
能說出傳說中月餅的來歷。
活動建議
活動後可以和幼兒一起製作月餅,分享月餅。
活動反思
幼兒在體驗中加深對中秋節的認識,瞭解一些有關中秋節的基本知識,幼兒對此活動較感興趣,在活動中,發現我為幼兒提問的資源不夠豐富。
活動反思
幼兒在體驗中加深對中秋節的認識,瞭解一些有關中秋節的基本知識,幼兒對此活動較感興趣,在活動中,發現我為幼兒提問的資源不夠豐富。
大班語言上學期教案評價《中秋節的起源》含反思這篇文章共307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