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上學期數學教案《到底有多長》含反思

時間:10-15 閱: 數學教案

大班上學期數學教案《到底有多長》含反思適用大班的數學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在聽賞故事中引發對測量活動的興趣,初步學慣用自然物首尾相連的方法測量長度,理解用不同長度的自然物測量,數據不同但結果相同,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上學期數學《到底有多長》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慣用自然物首尾相連的方法測量長度,理解用不同長度的自然物測量,數據不同但結果相同。
2、在聽賞故事中引發對測量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4、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量。
材料準備:ppt課件、木夾子、吸管等。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引發測量興趣(價值分析:透過談話,引發幼兒對測量活動的興趣)
提問:知道蛇究竟有多長,可以用什麼方法?
小結:測量可以知道物體有多長。
二、根據故事,嘗試工具測量(價值分析:梳理測量要點)
(一)、提問:許多相同的夾子,怎麼量?(價值分析:透過操作,嘗試用首尾相接的方法測量)
小結:很多夾子用一個接一個的方法可以測量出蛇的身長。
(二)、提問:一根吸管,怎麼量?(價值分析:透過探索,嘗試用做記號的方法測量)
小結:一根吸管用做記號的方法可以測量出蛇的身長。
(三)、提問:沒有材料,怎麼量?(價值分析:透過交流,瞭解身體的某一部分也可以作為測量工具)
小結:沒有材料時用自己的身體的某個部位也能測量。
(四)、提問:同樣是蛇,量出的長度為什麼不同?(價值分析:透過比較,理解用不同的測量物測量,結果不同)
小結:不同長度的材料測量,數據不同但長度相同。
三、延伸故事,鞏固測量方法(價值分析:透過到環境中去尋找,進一步探究生活中的測量工具)
我們再去找找其它的測量工具來測測小蛇的身長,看看結果怎樣?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於小朋友來說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遊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並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麼容易。

小百科:長(拼音:cháng,zhǎng),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此字本義是指空間或時間的距離大,讀作cháng,引申為空間或時間兩點距離大,又引申指深遠。還可作動詞,義為延長、讚許等。又從本義引申為年長,讀作zhǎng,由此引申出歲數大,輩分高,排行第一等義。還可特指兄長、首領、長官。又可作動詞,解釋為生長,滋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