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遊戲教案《不說話的小丑》含反思

時間:10-15 閱: 遊戲教案

大班遊戲教案《不說話的小丑》含反思適用於大班的遊戲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發展小朋友們的觀察力、想像力與判斷力,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遊戲《不說話的小丑》含反思教案吧。

  遊戲目的:
  1、發展小朋友們的觀察力、想像力與判斷力。
  2、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遊戲準備:
  畫有各種事物的卡片或實物若干。

  遊戲過程
  一、介紹遊戲玩法

  二、開展遊戲:
  1、實習老師示範扮演小丑,請一名幼兒作助手。(鄭老師現在要請一位小朋友來當小丑的助手,誰願意來幫忙呀?)(大家知道怎麼玩了嗎?那就要開始請小朋友們來做不說話的小丑嘍。)此遊戲也可請幾位幼兒來猜,其他幼兒集體當小丑。(現在,老師要多請一些小丑來表演,看看誰的表演最最棒。)幫助幼兒理解遊戲玩法。
  2、然後請一名幼兒做小丑,開展遊戲。
  3、第一次遊戲後,講出遊戲中體現出來的問題,針對問題,強調應注意的地方。強調規則:助手出示卡片時不能讓其他幼兒看見卡片上的內容;小丑只能用動作表演,不能說話暗示。
  繼續遊戲2——3次。
  4、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在黑板上畫出物品,來做此遊戲。

  三、總結:評價哪些小朋友做得好,也可讓小朋友相互評價
  附:遊戲方法:請一名幼兒當小丑,面對全體幼兒站立;另請一名幼兒當小丑的助手,面對小丑,背對其他幼兒坐著。助手出示卡片,小丑就卡片上的物品的用途作相應的動作。如,卡片上畫有衣服,小丑就做出穿衣的動作,讓其他幼兒猜卡片上畫的是什麼物品。若有人很快猜中,小丑就豎起大拇指誇誇大家,也誇誇自己,表示「我表演得好,你們猜得對」。若小丑表演了很長時間,大家還未猜中,則換個小丑表演。

  活動反思:
  一、情景描述:
  因為是在一個體育課後帶的遊戲,所以我帶的遊戲是比較安靜的。由於上節課活動量太大,在我講解遊戲規則時,小朋友們就顯得沒有興趣。我拿出小丑的圖片,小朋友們就唧唧喳喳的說。在第一遍遊戲中,出現了問題,小朋友不知道怎麼去表現他所看到的東西。在第二遍遊戲中,小朋友們都想當小丑,而不願去當小丑,我想是不是因為要表演的緣故。在位置安排上也不是我預想的,所以,當助手拿卡片給小丑看時,一些小朋友已經看到卡片上的東西,小丑還沒表演,大家就猜出答案。由於後來請了三四個小丑表演,小朋友們不知道猜哪個小丑的,場面混亂。

  二、分析:
  1.在要開始講解遊戲時,就應吸引小朋友注意,等他們安靜後再開始講解,以確保後面遊戲的開展。
  2.遊戲示範過程中,應提醒小朋友們仔細看小丑要做什麼,助手要做什麼。
  3.遊戲時,還是應一個個請小丑來表演。
  4.在前期準備時,卡片應準備的大些,讓助手站在小朋友們後面給小丑看卡片。還應考慮怎樣讓小朋友們多多參與進遊戲中。

  三、反思調整:
  1.透過講解示範,讓小朋友們能很快熟悉遊戲規則並參與。
  2.在上遊戲活動時,自己應先做好充足的準備:材料、試講。在試講過程中發現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及早解決。
  3.針對小朋友不願當小丑的問題,應多採取鼓勵的方法。

小百科:小丑是喜劇演員之一,常見於舞台、馬戲團、綜藝節目、嘉年華、兒童節目及生日會等。他們表演時,多穿著特大鞋子及奇裝異服,其臉部也經塗裝,尤以鼻子部分較為突出。這些古怪、搞笑的裝束給觀眾帶來歡笑。通常小丑都會以自身出糗來娛樂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