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會領域教案《注重認知和行為的統一》含反思》這是優秀的大班社會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快來看看大班社會領域教案《注重認知和行為的統一》含反思!
設計意圖:
幼兒社會教育活動的難點是如何實現幼兒的社會認知和社會行為的統一。結合大班幼兒的社會認知和社會行為發展特點,我以幼兒生活和學習中常用到的物品「紙」為節約教育的內容。設計了該活動方案。教育幼兒節約用紙主要可體現在引導幼兒對紙的珍惜和對廢舊紙張的重複利用上。大班幼兒的責任感和對行為的自我控制能力正在逐步發展,我力求讓幼兒透過節約用紙的行為,實現社會認知和社會行為的統一。
活動目標:
1.開展班級紙製品使用情況的調查,在此基礎上討論並制訂班級紙張使用和廢舊紙張重複使用的可行性方案。
2.願意從自身做起,做節約用紙的環境保護小衛士。
3.樂意大膽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4.遵守社會行為規則,不做「禁止」的事。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進行為期一周的紙製品使用情況調查,可記錄自己每天在幼兒園使用各種紙製品的具體數量。並統計出自己一周使用各種紙製品的總量;知道製作紙的主要原料是樹木等植物纖維。
2.材料準備:影片資料——幼兒使用紙的活動實錄片段(繪畫、摺紙、手工製作活動),紙製品使用情況的調查匯總表,課件,標記卡,報紙,單面使用過的影印紙,畫報紙(廣告紙),廢舊紙盒,紙杯等。
活動過程:
一、分享調查結果,初步瞭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紙製品的用量非常大,體會節約用紙的必要性
1.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匯總調查結果。
(1)師:我們用了一周的時間記錄自己使用的各種紙製品的數量,現在我們來統計一下,全班小朋友在幼兒園裡一周使用了多少紙製品。
(2)出示大調查表,請3~4位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結果。教師和幼兒一起推算全班幼兒一周使用的圖畫紙、彩紙、白紙、廢舊紙盒(杯)等的數量。
2.出示課件,以照片的形式展示幼兒用紙量,並與一棵樹的造紙量進行對比,讓幼兒感受到節約用紙的重要性。
(1)展示班級一個月和一年用紙數量的課件(分別為約640張和約6400張)。
(2)展示幼兒園全年用紙數量的課件(約5萬張)。
(3)教師介紹一棵樹的造紙數量(大約為5萬張),出示樹木和相應數量的紙張課件。
(4)對比全園全年使用的紙張和一棵樹的造紙量,可以帶領幼兒數數5後面的「O」,讓幼兒初步感受兩者的關係。
(5)師幼一起總結:我們每個小朋友學習、遊戲需要用的紙看起來不多,可是合在一起就非常多。像我們這麼大小的幼兒園,一年就要用掉一棵樹。
(6)討論:我們真的需要用這麼多紙嗎?有沒有可能節約使用?為什麼?
3.小結:紙對我們很重要,我們需要它。用紙也有節約的方法,節約用紙可以少砍樹,就是一種保護環境的行動。
二、觀看影片,討論並提出班級節約用紙的方法
1.觀看影片,觀察其中的用紙行為,討論節約用紙的方法。
(1)觀看片段一:一幼兒正用勾線筆在圖畫紙上畫畫,只見他畫一點就換一張畫紙;美工區陳列著許多幼兒的畫,一幼兒在美工區用水粉顏料在白紙上畫畫。
(2)討論:這是我們小朋友畫畫的情景,你看了以後有什麼想法?(不能浪費紙,每張紙都要盡量畫完;畫完一幅畫後再拿新紙畫另一幅畫;可以用報紙畫水粉畫。)
(3)觀看片段二:一幼兒在用一張白紙摺紙,周圍有一些用白紙折的作品;一幼兒在做手工(紙盒造型),正從一張大彩紙中剪一個小圓形;另一幼兒則從一張彩紙的邊緣剪所需的小圓形,旁邊有廢紙簍,簍里有一些紙屑。
(4)討論:看了這段錄影你們又有什麼想法?(可用廢舊紙摺紙,剪圖形可以選不同大小的紙,剪的時候要從邊緣開始剪起,用過的廢紙也可以收集起來再利用……)
2.師幼共同總結:班級節約用紙的方法。
●認真畫畫、寫字,畫錯畫寫錯字的紙可以留作他用;
●可用報紙、用過的影印紙、畫報紙替代部分畫紙;
活動反思:
本活動是系列活動,突出體現了教育的漸進性、發展性與整體性。每個活動之後幼兒都有不同的新體驗,對自我的認知也更為清晰、全面與深入。在活動中幼兒進行了充分的探討,從他人那裡獲得了不同的評價及建議,開闊了他們的思路,幼兒學會了發現別人的長處和學習別人的長處,學會了與他人合作,更理解了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為此付出辛勤勞動的家長、老師、社會各行各業的人們。活動中適時地給予幼兒引導和鼓勵,使他們能在支援性環境中自主地探討和發揮。作為一個引導者,能從不同的角度激發幼兒的積極性,擴展他們的思維,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表現自己。活動設計新穎,具有創新特點。
大班社會領域教案《注重認知和行為的統一》含反思這篇文章共5307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