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時間:10-16 閱: 社會教案

《大班社會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這是優秀的大班社會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快來看看大班社會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利用幼兒喜歡水,對水的好奇心,為幼兒提供玩水的機會,感知水的特點,鞏固對水的認識。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各種材料投放水中玩耍,感知不同物體的「沉」與「浮」現象,培養幼兒觀察、比較、歸納的能力。
2、讓幼兒感受水中發現的樂趣,產生愉悅的情感體驗。
3、培養幼兒勇敢、自信、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質。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探索與實驗,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難點
感知不同物體的「沉」與「浮」現象
活動準備
1、老師、幼兒及家長共同搜集玩水的材料:塑料製品:果奶瓶、塑料玩具、小水桶等;木製品:積木、樹枝、冰糕棍、樹葉等;紙製品:硬紙殼、皺紋紙、報紙、作業紙、紙盒等;泡沫製品以及小石塊、鵝卵石、小鐵塊等。並讓幼兒用塑料袋將材料裝好,作上標記,放在玩具櫃里。
2、活動前,檢查水池的安全、衛生。池底是否有異物,池水是否清潔,池水高度是否適當。
活動過程
1、感覺遊戲。
鼓勵幼兒同老師一起到水池玩水(個別膽小不願到水池玩的幼兒暫不強求,允許他們在水池邊玩)。引導幼兒看看水中的小腳丫或涼鞋;試試用雙手捧水;體會把手掌平放在水中與手指插入水中的不同感覺;體驗水中走路的感受。幫助幼兒回憶、再現過去所學知識,如:能看見水中的小腳丫,是因為水透明、無色,捧著的水一會兒沒有了,是因為水會流動等等;鼓勵幼兒說出自己的感受或發現,如:把手掌平放水中用的力比手指插入水中用的力更大,在水中走路比在地上走路慢。
2、聽覺遊戲。
請幼兒將塑料袋裡的材料一一投入水中。讓幼兒聽一聽、比一比不同材料投入水中聲音的大小;再試一試、聽一聽、比一比不同材料從高處、低處投入水中聲音的大小。(.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幼兒反覆對比實驗,相互討論,得出結論:從高處將材料投入水中比低處將材料投入水中聲音大,重的材料投入水中比輕的材料投入水中聲音大。讓幼兒閉眼想像:夏天的暴雨和秋雨(毛毛雨)打在水裡的不同聲音;回憶的故事《咕咚來了》,想像木瓜掉在水中的聲音,理解小兔為什麼會嚇得驚慌失措。
3、觀察、比較、歸納遊戲。
觀察不同材料投入水中的沉浮現象;比較材料的輕、重、厚、薄;感知材料的輕、重、厚、薄和「沉」、「浮」的關係;歸納那類材料會沉於水中,那類材料會浮於水中。
4、觸覺遊戲。
用手觸摸、感知那些材料吸水,那些材料不吸水;那些材料遇水會爛,那些材料遇水完好如初。
5、收拾整理材料。
請幼兒把水中的所有材料收集在塑料袋裡,使水中無雜物。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一一保護水資源。
注意:在上述每一種遊戲中,均讓幼兒充分討論、交流、合作。如相互提供材料,交流新發現等。以此提高幼兒的交往技能,體驗分享的快樂,體驗「發現學習」的驚喜、樂趣。
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進一步突出了讓幼兒主動學習的思想。《水中的發現一一大班科學教育活動》的設計,力求體現這一思想並遵循了幼兒學習的三個特點:
一、是幼兒的學習受興趣和需求直接驅動。玩水是幼兒感興趣的,所以,他們會積極投入、主動探索、發現學習。在發現學習中獲得成功,充分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二、是幼兒的學習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對事物的認識是感性的,具體的,形象的,需要用動作和各種感觀來幫助思維。因此,給幼兒提供操作機會和調動幼兒的各種感觀共同參與尤為重要。
三、是由於個體差異,使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學習進程,幼兒與幼兒間相互作用的學習方式,使孩子們樂意接受。同時,交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均得到發展。

大班社會教案《有趣的水》含反思這篇文章共4264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