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社會詳案教案《珍貴的禮物》含反思

時間:10-16 閱: 社會教案

《大班社會詳案教案《珍貴的禮物》含反思》這是優秀的大班社會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快來看看大班社會詳案教案《珍貴的禮物》含反思!

 設計意圖
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摩擦,面對同伴的過失,我們會鼓勵幼兒原諒他人,卻往往發現簡單的說教並不能為所有幼兒接受。因為原諒他人的重要意義幼兒很難體會。因此,我設計了禮物這個活動,希望透過故事引發幼兒的共同討論,讓他們透過移情體會別人有過失時的心情,從而學會原諒他人。理解原諒他人在交往中的重要性,發展幼兒的人際交往智慧。
活動目標
1.透過看看、講講,引導幼兒初步懂得原諒他人的過失。
2.發展幼兒的人際智慧,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活動準備
禮物故事書、表情圖譜及各種表情卡若干、統計表、錄影。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你們收到過禮物嗎?什麼時候我們能收到禮物呢?
(小結:過節日、生日、一些特殊的紀念日,我們都能收到禮物。)
師:讓我們一起來看一本故事書,名字就叫《禮物》。
二、看圖講述引發幼兒討論
師:(出示第一幅圖)這是貝貝,這是小豆子,今天是貝貝的生日,貝貝把爸爸送給他的一份生日禮物帶到幼兒園,要和小朋友教師一起分享,是什麼禮物呢?
師:小豆子看見了很喜歡,也很想玩,貝貝自己還沒玩過,又是新玩具,貝貝該怎麼做?(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說明理由。)
師:貝貝還是決定把玩具借給小豆子玩,可是發生了一件什麼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請幼兒觀察第二幅圖)發生了什麼事?怎麼了?(鼓勵幼兒用語句描述圖片上發生的事。)
師:玩具被小豆子不小心弄壞了,現在貝貝和小豆子的心理會怎樣呢?
(先鼓勵幼兒用豐富的辭彙描述故事人物的心理,再請幼兒根據心情選擇相應的表情臉譜,並鼓勵他們用語言說出自己放的貝貝和小豆子的表情。)
師:(請幼兒第三幅圖)看看貝貝和小豆子究竟怎麼了。
(鼓勵幼兒用語言描述圖片上故事人物的表情。)
師:這是什麼火?(大火、生氣的火)我們可以用什麼好聽的詞來說?(怒火)這火冒呀冒呀一直到了天上,有個四字成語知道嗎?(怒火衝天、火冒三丈)
師:小豆子怎麼樣了呢?為什麼小豆子會害怕?(引導幼兒觀察描述小豆子的臉色。)
師:貝貝氣得火冒三丈,小豆子又急又害怕,該怎麼辦呢?有什麼好辦法嗎?
(用展示幼兒想出的各種各樣的辦法;請幼兒觀看錄影里的幼兒想出了什麼辦法,鼓勵幼兒說說他們最喜歡的辦法。)
師:就在貝貝氣得火冒三丈的時候,教師悄悄地給了貝貝一封信。;本文.來源:屈,老,師.教案網;信里有什麼呢?(打開信封,出示「原諒」兩個字)原諒是什麼意思呢?誰能告訴大家?(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話解釋「原諒」一詞的意思。)
師:貝貝要原諒小豆子,可貝貝怎麼說、怎麼做才能表現「原諒」呢?
(教師就扮演小豆子,鼓勵幼兒透過語言或用動作表現原諒他人。)
師:(小結)貝貝學你們的辦法笑一笑、抱一抱、握握手、說句「我們不生氣」,效果可真靈,貝貝頭上的怒火不見了。接著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師:(出示第四幅圖)他們倆成了好朋友,貝貝又收到一份更大的禮物,是一匹修好的小斑馬,還有好多好多的愛心,誰愛貝貝了?(教師與幼兒一起看愛心:教師愛貝貝、小豆子愛貝貝、爸爸、媽媽愛貝貝、許多小朋友們都愛貝貝。)
師:(小結)原諒多麼美好啊!當別人不小心做錯了事,我們就該原諒他。
活動反思
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就是與幼兒的有效互動,為了提高互動的有效性,同一節課我前後嘗試了四次教學活動,不斷反思自己的語言回應出現的一些問題,並逐步改善。
第一次試教活動效果不佳。我發現,幼兒只會站在某一方的立場上來考慮問題,而不像我預期的那樣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而我對此進行回應的提問提升性不夠、遞進不明顯,「是不是」「好不好」等單一性提問偏多。另外,活動中完全沒有體現對大班孩子的語言要求,如用完整的語言表達等。
第二次試教雖然沒有完全達到自己預期的效果,但我突然明白了活動中哪些地方該重點引導幼兒討論,哪些地方教師應注意引導。因為「禮物」這個教學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透過移情體驗他人的心理,因此,貼表情譜的目的應是幫助幼兒揣摩他人的心理。而我在試教時只是讓孩子貼了表情圖,卻沒有引導他們將表情代表的心理活動說深說透。另外,有些孩子描述表情的辭彙較單一,有時甚至詞不達意,這些都需要教師想辦法激發幼兒使用準確而又有變化的辭彙。
第三次試教基本達到了移情環節說深說透的目標,難點也有突破。不小心弄壞同伴的玩具該怎麼辦?每次活動一到這個環節就容易冷場,這次我用了激將的語言:「剛開始想辦法比較容易,越到後面就越難,看看哪些小朋友不怕困難,還能想出好辦法來。」 既體諒幼兒又富有挑戰性的語言果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在前三次教學的基礎上,第四次時我又做了一些微調,教學效果比較滿意。
總結四次教學,自己採用的有效回應策略包括:
1.提醒
如一開始問幼兒有沒有收到過禮物時,有些幼兒可能因為沒有注意收到過的禮物或認為禮物就是指教師圖片上展示的包裝精美的禮物,就不暇思索地回答「沒有」。幼兒的回答讓我有點出乎意料,但一想,首先,幼兒沒收到禮物的可能性很小;其次,這個問題很必要,能激發幼兒聯想到他自己收到禮物時的快樂心情,可以為後面體驗禮物被弄壞後的心理做必要的情感鋪墊。於是我提醒幼兒說:「生日蛋糕、玩具有沒有收到過呢?」這樣一提醒,幼兒馬上想起來自己是收到過禮物的。
2.鼓勵
前幾次聽到幼兒用「給生氣的幼兒一杯水喝」「給生氣的幼兒吃顆糖」等方法時,我覺得這些辦法太一般,沒有給予積極回應,結果課越上就越沒勁。後來當幼兒說「喝杯水就不生氣」時,我大聲肯定了他的說法:「真正的水是能滅火的,喝杯水也許能滅了心理的怒火,是一個好辦法。」有的幼兒說「弄壞了同伴的玩具,可以先告訴媽媽,再賣個玩具給他」時,我馬上說:「我很欣賞你的辦法,我們做錯事時通常是不敢向媽媽說的,這位小朋友能主動承認錯誤,真了不起。而且當我們遇到解決不了的事情時,真的應該求助大人,聽聽他們的主意。」幾次鼓勵式回應激發了幼兒的自信心,也調動了更多的幼兒的積極性。其實,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最需要的就是教師的激勵,如果教師能使幼兒所說的不起眼的辦法提煉變成了不起的想法,幼兒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
3.提升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不斷提升幼兒的經驗。在這次活動中我使用追問的方法使幼兒進一步思考,促使幼兒自我提升。如當幼兒說「生氣了,火,好多好多火」時,我在肯定他們「觀察仔細」的同時,追問「這是什麼火」,鼓勵幼兒用更恰當的辭彙來描述,幫助幼兒在說出大火、生氣的火、狂火的基礎上用怒火這個詞來描述。而當幼兒說出一個成語「火冒三丈」時,我又以「還有一個相似的成語知道嗎」來追問,激發幼兒在原有基礎上繼續突破。
4.挑戰
第三次教學中打破冷場局面時使用的體諒式語氣加激勵式語言就是這種策略,當問題更有挑戰性時,一些幼兒的思考熱情又會被激發出來。
附:故事《禮物》
有個幼兒名叫貝貝,這天貝貝過生日,他把爸爸送給他生日禮物帶到學校,要與教師和朋友們一起分享。打開禮物盒一看,是一匹漂亮的玩具小斑馬,貝貝真喜歡他的新玩具。朋友小豆子看見了也很想玩,問貝貝借,這可怎麼辦呢?貝貝想來想去:還是決定與朋友分享,還是將玩具借給了小豆子玩。
可是,不久,貝貝聽到「啪」的一聲,轉頭一看,「不好」,小豆子不小心打破了小斑馬,貝貝心理又氣又急,臉漲得通紅,這可是新玩具,越想越氣的貝貝,怒火從他的頭上一大團一大團往上冒,一直冒到了天上,看著火冒三丈的貝貝,小豆子嚇得臉色蒼白。這麼大的怒火怎麼才能熄滅呢?正在這時教師悄悄的給了貝貝一封信,信中有一枚心形,心形上寫著兩個字「原諒」,聰明的貝貝馬上明白了,教師是讓我愛小豆子,要原諒朋友的不小心。貝貝擁抱了又緊張又害怕的小豆子,說也奇怪,他頭上的一大團怒火一下子就熄滅了,兩個朋友又握手言和了。
正在貝貝高興的時候,一個更大的禮物在等著他,貝貝打開禮物盒一看,是修好的小斑馬和許多的愛心,貝貝知道他得到了一份最珍貴的禮物,那就是教師的愛、爸爸媽媽的愛、小豆子的愛,還有許多朋友們的愛。

大班社會詳案教案《珍貴的禮物》含反思這篇文章共978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