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正確使用筷子》含反思

時間:10-15 閱: 社會教案

大班社會教案《正確使用筷子》含反思適用於大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掌握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瞭解筷子的形狀和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國人的發明創造,是中國文化的體現,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知道多活動手指有益健康,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社會《正確使用筷子》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設計背景
本次活動選自大班(秋期)健康《正確握筷子》,筷子是幼兒比較熟悉的一種餐具,他們每天都能看到,用筷子進食是我國的一大特點。常言道,心靈手巧。使用筷子是手的精細協調動作。用筷子夾食物時,不光是5個手指的活動,腕、肩及肘關節也要同時參與。從大腦各分區分工情況來看,控制手和面部肌肉活動的區域要比其它肌肉運動區域大得多,肌肉活動時刺激了腦細胞,有助於大腦的發育。可見,及早進行手的活動功能訓練一方面可以讓幼兒享受用筷子進餐的樂趣,另一方面對幼兒的智力發育也有好處。大班幼兒的小肌肉不斷的發展,可以掌握多種動作技能,而且會比較協調。但班裡有部分幼兒不會使用筷子吃飯。因此,我選此活動讓幼兒在遊戲練習中學會使用筷子,並體驗其中的樂趣。
活動目標
1、瞭解筷子的形狀和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國人的發明創造,是中國文化的體現。
2、掌握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
3、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知道多活動手指有益健康。
4、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理解團結力量大。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筷子的形狀和用途,掌握正確握筷子的方法。
難點:使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雙筷子,一隻碟子。
2、每組一隻託盤,裡面裝有玻璃球、紙球、花生粒、豌豆粒若干。
3、《賣湯圓》音樂磁帶和錄音機。
4、幼兒用書第12頁、第13頁。
活動過程
一、猜謎匯入活動主題。
1、教師說謎語:「身體細長,兄弟成雙,只會吃菜,不會喝湯。」
2、引導幼兒說出謎底——筷子。
二、幼兒認識筷子,並說說它的用途。
1、教師出示筷子,簡單介紹它的來源。
2、請小朋友們拿起筷子,說說筷子是什麼樣子的?(一頭是圓圓的,另一頭是方方的),筷子有什麼用呢?
三、幼兒掌握正確握筷子的方法。
1、小朋友們都說筷子可以用來吃飯和夾菜,請小朋友們夾一夾。
2、教師講解示範拿筷子的正確姿勢:兩根筷子都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中間,大拇指在兩根筷子的上面,食指抵住一根筷子,中指在兩根筷子的中間,無名指抵住另一根筷子,小拇指在無名指下面。
四、幼兒分組比賽用筷子夾夾託盤里的東西,並說一說感受。
1、幼兒先夾一夾託盤里的玻璃珠和紙球,並說一說什麼好夾,什麼不好夾,為什麼?若姿勢不正確要及時糾正。
2、把筷子分開,看看能不能夾起東西,認識團結的力量。
3、在此基礎上分組比賽:幼兒隨著音樂聲起在規定的時間內夾託盤里的東西,看誰夾的多。
五、小結:「健康博士告訴我」使用筷子的好處。
1、透過健康博士的談話,讓幼兒明白多動手的好處。
2、筷子只有中國人使用,使用它能靈活我們的雙手,手是我們的「第二腦」手指靈活會使我們更聰明。我們一定要經常活動手指,讓我們都有一雙靈巧的手。
六、活動延伸:
教師提問:「筷子除了可以吃飯、夾菜,還可以怎麼玩?」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各環節緊密相連,相互滲透,所有環節都是圍繞「筷子」來進行。有效貫徹了《綱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我相信,透過這個活動,能讓幼兒真正體驗在活動中享受用筷子的樂趣。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本次活動中,我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教法有:
1、談話激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就採用謎語引起幼兒對筷子的興趣。「身體細長,兄弟成雙,只會吃菜,不會喝湯。」這個謎語形象的講述了筷子的外型特點和用途。在孩子們興緻勃勃的猜出謎語後,教師出示筷子,簡單介紹它的來源,激發幼兒操作筷子的慾望,為下一環節打下基礎,並落實了第一個目標。
2、示範法:使用筷子需要掌握動作要領,透過教師準確的示範動作讓幼兒掌握學習內容和基本動作技能。
3、操作探究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安排了三次操作活動。第一次是引起興趣後第一次操作,主要是練習筷子的正確使用方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第一次操作活動中我就引導幼兒練習筷子的使用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幼兒透過對教師示範的觀察進行練習,他們不一定會使用的很正確,那也不要緊。第二次操作是實踐活動,幼兒透過對玻璃球和紙球的訓練,強化了筷子的使用方法,教師在活動中適時的個別指導,就鞏固了練習方法。第三次操作,主要是嘗試使用筷子進行比賽活動,透過夾取不同的東西,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並體驗其中的樂趣。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在活動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在活動延伸之前,應穿插一個遊戲活動。因為《綱要》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絡,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因此,在幼兒用筷子夾託盤里的東西即將結束時,教師隨音樂用筷子敲出歡快的節奏,吸引幼兒一起來打擊奏樂。[快思老師.教案網出處]這個遊戲活動滲透了藝術活動,在幼兒跳完節奏舞后,教師提問:「筷子還可以怎麼玩?」這個問題的設計為幼兒提供了創造發揮的空間,在這個環節中幼兒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遊戲活動,這樣,整個課堂教就完整了。

小百科:筷子,古稱箸、梜,通常由竹、木、骨、瓷、象牙、金屬、塑料等材料製作。筷子是華夏飲食文化的標誌之一,也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其發明於中國,後傳至朝鮮、日本、越南等漢字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