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社會優秀教案《垃圾「回家」》含反思

時間:09-26 閱: 社會教案

《大班社會優秀教案《垃圾「回家」》含反思》這是優秀的大班社會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

   幼兒是祖國的未來、人類的希望,把環保教育的著眼點放在幼兒身上是有現實和深遠意義的。環境保護教育應該從小抓起。透過持久的環保教育,使幼兒確立環保意識。
一、說活動目標
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及發展水平,本次活動的立意旨在要求孩子從自身做起,從日常生活點滴小事做起,並在潛移默化中領悟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將環保意識提升為一種生活習慣,特制定以下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瞭解垃圾的,來源,認識其危害,並能區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2)養成不亂丟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3)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4)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二、說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請幼兒觀察居住小區及周圍的環境,和父母一起討論收集有關生活中垃圾的相關圖片。
2.物質準備:事先收集一些廢舊材料。如可樂瓶、果奶瓶、玻璃瓶、紙盒、廢電池、廢紙等;兩段錄影短片(整潔和髒亂小區的環境錄影、垃圾分類回收和處理的科技短片)。
三、說活動過程
1、第一環節:瞭解垃圾的來源。
播放錄影(錄影內容:整潔美麗的小區.又臟又亂、蚊蠅飛舞的小區景象),提問: "你們喜歡哪個小區,為什麼?""垃圾從哪裡來?""垃圾有什麼危害?"
讓幼兒瞭解滿地的垃圾是因為人們不講衛生,隨意丟棄雜物而造成的。骯髒的環境給人們的健康帶來許歲危害,使幼兒產生送垃圾"回家"的願望。
2、第二環節:瞭解垃圾的分類及處理
播放科教短片:垃圾的分類和處理。提問:"垃圾可以分成幾類?"。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們該怎麼做?"
透過短片讓幼兒瞭解垃圾的種類及不同的處理方法,知道有些垃圾可以回收,有些垃圾對人體有害,對我們的生存環境有影響,從而產生分類丟垃圾的意識。
3、第三環節:送垃圾"回家"
幼兒親身嘗試,將實物垃圾送到環保垃圾筒內。提問:"你們認識這個垃圾筒嗎?" "可回收垃圾筒是什麼顏色的?不可回收垃圾筒是什麼顏色的?有害垃圾筒又是什麼顏色的?你們能將這些垃圾送回它們的'家'嗎?"
認識環保垃圾筒,瞭解綠色代表可回收垃圾,黃色代表不可回收垃圾,紅色代表有害垃圾。在送垃圾"回家"的遊戲中,能正確分類投放,幫助幼兒樹立環保從我做起的意識。
第四環節:設計"環保標誌"。幼兒結合自身說說我們該如何保護環境,引出設計"環保標誌"。提問:"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我們該做些什麼?"
鼓勵幼兒為環保活動做力所能及的事,爭做"小小環保宣傳員"。設計"環保警示標誌",張貼"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等宣傳畫。
4、活動延伸:收集廢舊材料,投放在活動區中。
四、說教法學法
在本次活動中,我主要採取了以下教學法:大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思維已由直覺行動思維過渡到具體形象思維。他們喜歡聽故事,喜歡自己動手操作。因此,我在本次活動中,我以遊戲、故事的形式貫穿整個活動。設置適合大班年齡特點的"送信"形式,把幼兒的注意力引到我的課題中。並在活動中,以遊戲、故事,提供大量實物,讓幼兒以操作貫穿始終。讓幼兒在活動中玩中學,玩中說,玩中做,充分調動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真正發揮教與學主動作用。
教學反思:
我利用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事物,本著《綱要》提出的內容,從生活中的點滴入手,用一些直觀的教學手法來完成本活動。此次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設計理念來源於生活,透過垃圾引出環保,從生活中小事體現環保這件大事,以小見大,激起幼兒關注生存的環境,樹立環保意識,並在動手、動腦、動口的活動中,獲得了無窮樂趣,也懂得環保從身邊點滴做起這個道理。多媒體技術將圖、文、聲音、像為一體,形象、生動展現環境污染帶來的危害。一次活動只是一個開始,是其他教育活動的引子。透過本次活動,使幼兒更多地關注我們生存的空間、生存的環境,這是本次教育的潛在效應。體現了活動的可持續發展。

大班社會優秀教案《垃圾「回家」》含反思這篇文章共483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