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聽說遊戲教案《數數歌》含反思》這是優秀的中班遊戲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快來看看中班聽說遊戲教案《數數歌》含反思!
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幼兒是教育的活動的積极參与者而非被動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想吻合,引導幼兒向最近目標發展區發展。中班上學期的幼兒口語表達能力逐漸增強,繞口令這種文學體裁,讀起來琅琅上口,十分押韻可以為中班幼兒所接受和喜愛。(數數歌)山上一隻虎,林中一隻鹿,路邊一隻豬,草里一隻兔,洞里一隻鼠大家數一數,一二三四五,虎鹿豬兔鼠」這篇繞口令將動物擬人化的方法,就像是動物們在森林裡捉迷藏一樣,讓幼兒在看看、找找、說說、聽聽、念念中自主的學習,快樂的表達,體驗學習繞口令的愉悅。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繞口令的特點,有興趣地學習「數數歌」。
2、學習讀准詩歌中一些韻母相同的字(虎、鹿、豬、兔、鼠)。
3、學慣用合適的語言描述動物所在的位置。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遊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遊戲。
5、透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1、初步瞭解繞口令的特點,有興趣地學習「數數歌」。
2、學習讀准詩歌中一些韻母相同的字(虎、鹿、豬、兔、鼠)。
活動難點:
1、學慣用合適的語言描述動物所在的位置。
活動準備:
1、活動前和幼兒一起討論森林裡的小動物,以瞭解幼兒的相關經驗。
2、老虎、長頸鹿、豬、兔子和老鼠的圖片。
活動過程:
1、以小動物捉迷藏的遊戲引出活動。
A:出示五種動物的圖片,請幼兒說說它們分別是什麼,一共有幾個。
B: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將小動物分別藏在不同的地方。
C:讓幼兒尋找藏起來的小動物,找到後說出這些小動物在什麼地方,如老虎在凳子的下面,小豬在鋼琴的上面等。
2、欣賞兒歌,理解兒歌的內容。
A:有幾個小動物在森林裡玩捉迷藏的遊戲,它們都藏在哪裡了呢?
B:教師快速念兒歌《數數歌》然後提問:這些小動物藏在哪裡了?
C:在幼兒回答之後,教師以正常的速度念兒歌,請幼兒檢查自己說的是否正確。
3、帶幼兒念兒歌,重點念准幾個動物的名字。
A:教師帶幼兒慢速念兒歌,提問兒歌里那些字念起來有點兒難?
B:教師和幼兒一起加快速度念兒歌1-2遍,讓幼兒體會念得快、念清楚的趣味。
4、鼓勵幼兒玩遊戲,編兒歌。
A:請部分幼兒將五個小動物藏在教師的不同位置,其他幼兒尋找。
B:找到後大家先說出該小動物的位置,然後嘗試仿編兒歌。
C:請幼兒變化小動物的躲藏位置,再重新編講兒歌。
教學反思:
此次有幸觀摩了園內優秀的課程資源庫內容,同樣是一次受益匪淺的經驗積累。而之所以選擇《數數歌》這節課作為評析,是因為結合上次自身的教學,讓我對這一活動又有了更深刻的反思和進一步的學習
一、新穎、有趣的取材
幼兒所接觸的語言教材,大多還是以故事、講述等形式為主,而繞口令這一傳統的語言遊戲,以它有趣的押韻、快速的節奏感而朗朗上口,幼兒從中獲得的,是語言表述能力的提高,且《數數歌》中融合的生動的動物情境,更是深受幼兒喜愛
二、清晰、合理的目標
鑒於現階段幼兒語言發展能力的狀況,將目標制定為瞭解繞口令特點及產生學習的興趣較符合幼兒年齡特點,且結合材料出發,韻腳相同音的準確念讀和平翹舌的區分,無可非議是本次教學的難點。(快思老師.教案網出處)
但從實際教學中我們也可發現,幼兒能夠完整學念兒歌,但一旦加快速度,一些相近字音就會念得模糊不清,並不十分清晰明朗,這尤其體現在平翹舌上,一些幼兒還是存在平翹舌不分的現象。對於這一難點的突破,我認為最直接的方法還是需要不斷練習,由慢到快、由個別念讀到連讀,延伸這一環節的時長。
三、層層遞進、妙趣橫生的教學環節
1、 擬人化的遊戲匯入
活動以幼兒熟悉的捉迷藏遊戲開始,自然且又恰如其分地將幼兒帶入到教育角色中,幼兒在不亦樂乎的遊戲里激發了學習慾望,這也正體現了《綱要》中所說: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极參与者,活動內容必須與幼兒興趣、接受能力相吻合
2、 抽離式的圖譜教學
在自身的教學中我也發現,單純的圖譜教學對幼兒完整內容的記憶只能起到短時的效果,不斷地反覆念讀反而會顯得學習枯燥,而抽離式的圖譜教學恰好彌補了這一不足,幼兒會對抽離的空白部分加強記憶的指向性、加深內容的思考,從而達到鞏固記憶的效果
3、 輕鬆明快的樂器配合
雖然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有興趣地學念繞口令,但同時也不能忽略繞口令的基本特徵,因此教學中配合了圓舞板和鈴鼓這類樂器來拍打節奏。
但幼兒起初還不能適應樂器的配合,跟不上其節奏,緣由是幼兒對繞口令的內容還並不熟練,且節奏又過快,所以我建議是否可以先放慢拍打節奏的速度,然後循序漸進地加快,或者先延長節奏的時值,由一拍打一下再漸漸過渡到半拍打一下。
4、 畫龍點睛的拓展延伸
活動最後以精彩的影片欣賞和幼兒表演作為結束,為整個教學起到了點題的作用,但我認為這一環節時間是否可以稍微再縮短些,點到為止即可,主要可作為課後的延伸,希望今後可以學習和實踐更多優秀的教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