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社會優秀教案《肯定和否定分類》含反思

時間:10-16 閱: 社會教案

《大班社會優秀教案《肯定和否定分類》含反思》這是優秀的大班社會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幫助!

活動目標:
1.尋找物體的不同特徵,並按物體的某一特徵作肯定和否定分類。
2.培養觀察、比較、分析、綜合的能力,促進幼兒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一塊分類板(上用橡皮筋縱向一分為二),四種形狀、三種顏色、不同大小的圖形片12張(上畫四類物品,如圖)。
2.相關的演示教具、黑板。
3.幼兒已學過這種分類方法。
活動過程:
1.引出活動。
①引導幼兒觀察操作材料。
②請幼兒把這些圖形片分成兩個家,並說說分成了怎樣的兩個家。
2.幼兒第一次操作活動,引導幼兒按物體的某一特徵作肯定與否定分類。
①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②展示幼兒的分類板,請幼兒介紹自己的分法,並給分好的兩個家取個名字。如「是紅色的家」和「不是紅色的家」,「是樂器的家」和「不是樂器的家」等。
③引導幼兒把分類結果相同的分類板歸放在一起。
3.幼兒第二次操作活動,引導幼兒分析、思考不同的家所依據的標準是否相同。
①教師提出要求:現在請你們用不同的方法再給圖形片分分家。
②幼兒操作,教師觀察。
③現在你分成了哪兩個家?和誰的方法相同?請把相同結果的分類板歸放在一起。
④討論:分成「可以吃的東西」和「不可以吃的東西」的分類板和分成「可以坐的東西」和「不可以坐的東西」的分類板能不能放在一起?
4.幼兒第三次操作活動,引導幼兒體驗變通的思維方法。
①教師提出要求:你們還有其他分法嗎?;來源;快思老師教案網;分的時候,老師一念完兒歌「一、二、三,三、二、一,請幫圖形分分家」,你們就應該分好,好嗎?
②教師念兒歌,幼兒操作,分好者舉手示意。
③教師逐漸加快速度念兒歌,幼兒連續操作三次,每次分完後均舉手示意。
④討論:為什麼這幾個小朋友總能快速分好?他們有什麼好辦法?
⑤請一位幼兒用大教具演示自己的分法,討論他分得快的原因,體驗變通的方法。
⑥小結:只要找出一個不同點,就能分出不同的家。
5.引出下次活動、的內容。
①剛才你們用了這麼多方法,可老師一下子記不住,你們有好辦法讓老師記住嗎?
②幼兒討論,教師肯定幼兒提出的記錄方法,鼓勵幼兒在下次活動中記錄。
活動延伸:
1.提供紙筆,讓幼兒把每次分家的結果記錄下來。肯定幼兒自己創造的各種標記,鼓勵幼兒根據記錄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分類情況。
2.展示幼兒的記錄結果,討論怎樣的記錄方法讓人一看就懂,建議幼兒把標記畫得既簡單又明確。
活動反思:
幼兒在學習按物體某一特徵作肯定與否定分類時,雖然可以運用已有的分類經驗,但難以全盤照搬。因為這種分類方法是要從一組物體中先尋找到某個特徵分出一組,然後將剩下的物體口,井為一組。即以同一特徵為標準,前一組作肯定分類,後一組相對於前一組作否定分類。這對幼兒來說是有一定困難的。由於幼兒的發展水平不同,他們在學習這種分類方法時存在差異,所以教師在前次活動的基礎上,設計了這一層層遞進的活動,解決了這一分類活動的難點,引導幼兒學習了新的思維方法。在活動中,教師把學習新的分類方法作為一種手段,十分強調幼兒數學教育的思維操練功能。如果教師能在活動中更好地體現師幼互動,幼兒與幼兒互動,就更有利於把預設的教育目標轉換成幼兒的活動周標。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應及時捕捉幼兒的反饋資訊,引導幼兒透過交流和討論,共同解決問題。

大班社會優秀教案《肯定和否定分類》含反思這篇文章共399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