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打電話》含反思

時間:10-16 閱: 社會教案

中班社會教案《打電話》含反思適用於中班的社會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願意表現自己的情感,享受打電話的樂趣,學會打電話的基本方法和禮貌用語,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社會《打電話》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設計理念:
《兒園教育活動指導綱要》指出,各領域的內容應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等方面的發展,尤其科學領域的目標指出:「讓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本班開展的主題活動是「有趣的聲音」,活動以幼兒喜愛的多種形式展開,鼓勵幼兒運用各種感官傾聽和表現各種聲音,引起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和探索的慾望.在一次與家長的談話中,我瞭解到幼兒對打電話很感興趣,並經常想打電話給老師或小朋友,於是,這個關於聲音的小子題便這樣產生,本次活動的目標、活動內容、教學方法等都充分體現了課程的整合性,活動始終以打電話為線索,貫穿於整個過程,希望透過開展這個活動,激發幼兒各種積極的情感和探索的聲音的興趣,學會打電話的基本方法和禮貌用語,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

活動目標:
1、享受打電話的樂趣。
2、願意表現自己的情感。
3、學會打電話的基本方法和禮貌用語。
4、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內容設計:
中班主題活動「打電話」
台式電話2部、一次性紙杯、毛線、牙籤若干。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引出活動內容。
(1)老師口袋裡放著一部手機。鈴響,老師接聽,說禮貌用語,掛上。
師:「老師剛才在做什麼?」
(2)鼓勵幼兒說出自己打電話的經驗。
教師:「你們平時打過電話嗎?」「喜歡打給誰?」
2、幼兒交流經驗:怎樣打電話?
(1)小朋友交流經驗,老師在適當時示範。
(2)請小朋友做打電話的遊戲,嘗試使用禮貌用語(用手做打電話狀)。
(4)小朋友自由嘗試打電話。
師:「剛才小朋友都說了平時是怎樣打電話的,現在小朋友們來試試吧。」
3、幼兒體驗打電話的心情和樂趣。
師:「小朋友剛才都很能幹,現在我們一起來唱首歌吧。」
(1)全體幼兒一起複習一遍。
(2)對歌.女孩:「喂、喂、喂,你在哪裡呀?」男孩:「哎、哎、哎,我在幼兒園。」
師:小朋友唱得都很好,現在我們來對歌吧,女孩唱:「……」男孩唱:「……」.我們看女孩和男孩誰能幹!
(3)女孩和男孩交換角色。
(4)師總結:男孩和女孩都很能幹,來,我們來表揚一下自己。
4、幼兒製作電話,遊戲:打電話。
(1)師:「小朋友都說了是怎樣打電話的,現在小朋友來動手做電話,跟好朋友一起玩遊戲。」
方法:把毛線從杯子上面的小洞穿過去,然後拉出來,把毛線的這頭綁在牙籤上,另一頭也一樣……瞧,電話就這樣做好了。小朋友來試試吧。
(2)幼兒兩人一組製作電話,玩遊戲。
師:「請小朋友找一個好朋友跟你一起製作電話,做好了就一起玩打電話的遊戲.打電話的小朋友把話筒放在嘴上,接電話的小朋友把聽筒放到耳朵上,說話的時候悄悄的說,看看你的好朋友是不是能聽見。」附歌曲:兩個小娃娃呀,正在打電話呀,喂、喂、喂,你在哪裡呀?哎、哎、哎,我在幼兒園。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因為電話是小朋友常見的而感興趣的,所以整個過程孩子的熱情高漲,興趣很濃.積极參与整個活動,樂意的表現自己,達到了活動目標,學具的提供滿足了孩子動手的需要。尤其在活動過程中,孩子還發現了要把線系牢在牙籤上,並且牙籤要橫放,電話線才不會斷。總的來說,整個活動是成功的。但對於中班的孩子來說,活動的深度可以更深一些,在動手製作部分,老師可以先提供材料,讓幼兒自己想想怎麼樣可以製作成電話,並動手操作,然後老師再總結示範。在最後一個環節,可以引發幼兒的思考:「為什麼線可以傳聲?」從而使大主題的目標也得以體現。

小百科:電話是一種可以傳送與接收聲音的遠程通信設備。早在十八世紀歐洲已有"電話"一詞,用來指用線串成的話筒(以線串起杯子)。電話的出現要歸功於亞歷山大·格拉漢姆·貝爾,早期電話機的原理為:說話聲音為空氣里的複合振動,可傳輸到固體上,透過電脈衝於導電金屬上傳遞。 貝爾於1876年3月申請了電話的專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