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體育活動教案《「瞎子」摸「拐子」》含反思

時間:10-16 閱: 體育教案

大班體育活動教案《「瞎子」摸「拐子」》含反思適用於大班的體育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鍛煉幼兒的聽覺以及逃跑能力,樂於參與體育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快來看看幼兒園大班體育活動教案《「瞎子」摸「拐子」》含反思教案吧。

  活動目的:
  1、鍛煉幼兒的聽覺以及逃跑能力。
  2、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3、樂於參與體育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4、鼓勵幼兒積极參与遊戲,體驗遊戲帶來的快樂。

  手帕遊戲介紹:
  可多位幼兒共同參加遊戲。一人用手帕蒙住眼睛當"瞎子",一人將左手抓住左小腿當"拐子"。

  活動玩法:
  "拐子"吹口哨,其他幼兒在一定範圍內四散跑開,"瞎子"聽聲去摸"拐子","拐子"被摸住,雙方對換角色,其他人被摸住就退出遊戲,下一輪再玩。

  活動反思:
  在開展本次遊戲前也糾結,到底選擇哪個遊戲呢,最後確定了《瞎子摸拐子》,其主要原因:遊戲中有角色區分,並且角色區別比較明顯,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比較容易區分。遊戲中瞎子和拐子一直處在動態中,對於大班幼兒來說更喜歡具有挑戰性的遊戲,對於小班幼兒來說,遊戲中和大班幼兒一起遊戲,也有了一定的挑戰性。在遊戲中,大班幼兒可以和小班幼兒一對一地進行結對遊戲,這對於大孩子和小孩子的社會性都有了要求,這也是我們選擇這個遊戲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遊戲中,我們驚喜地發現了以下幾點:
  一、有機整合,讓參與更自然
  相比以前的混齡民游,我們本次沒有採取一開始就混的方式,而是兩位老師一人帶一部分的幼兒,在大班幼兒開始遊戲時,小班幼兒在旁邊觀看,同時瞭解遊戲的玩法,這為後來小班幼兒也參與到遊戲中打下了基礎,他們可以事先也用遊戲玩法和規則,在開始混齡時心中有數,才不會害怕,也不會不敢參加。在第一次遊戲後,大班幼兒開始講述遊戲中發現的問題時,這時候小班幼兒才參與到遊戲中,這種參與的方式更顯自然。

  二、 互相幫助,讓混齡更精彩
  在以往的混齡遊戲中,基本出現的方式就是大帶小,因此在本次活動的一開始,我們的設想也是讓大孩子帶著小孩子一組一組地遊戲。於是,我們在遊戲中看到了大孩子帶著小孩子一直扮演拐子進行遊戲,在拐子快要被摸到時,會教小孩子蹲下或者趴在地上以躲避瞎子的摸索。但我們更看到了,一對一扮演瞎子時,雖然是大孩子戴著圍巾做瞎子,但小孩子會拉著他的手,指導他往前,往後,這種小幫大的組合我們還是第一次看到,但正是這種小幫大的組合,反映了在這次遊戲中,社會性的發展不僅僅是體現在大年齡幼兒身上,在小年齡幼兒的身上也得到了體現。

  三、積極投入,讓遊戲更有趣
  本次遊戲帶有一定的競爭性,瞎子必須摸到拐子,而拐子必須躲避瞎子,這兩者之間是相對競爭的關係。在遊戲一開始,由於沒有規定範圍,瞎子始終沒有摸到拐子。於是,在第二次遊戲中,用易拉罐圍圓,規定拐子必須在一定的範圍內,這為瞎子摸到拐子創造了條件,但是我們看到了拐子透過加快速度的方式來躲避拐子,並且大孩子知道要拉著小孩子,當小年齡幼兒快要被摸到時會用手護住她,這樣讓遊戲更有競爭性。

  但也看到在遊戲中存在著以下問題:
  一、所有的問題都應該讓孩子們自己發現,自己講述。遊戲必須是自由自主愉悅的,在今天的遊戲中自主性還體現得不夠到位,比如發現問題時可以讓孩子們多講講,並講講應該有什麼樣的解決策略,在這方面老師講的太多,給予孩子的空間不夠。

  二、準備工作應該更到位。遊戲中,老師用圍巾來蒙住孩子的眼睛,一方面耽誤啊時間,每次都必須要由老師來系,應該準備一個眼罩,這樣孩子們可以自己戴上戴下,更體現自主性。同時,在遊戲中,發現有的孩子褲腿較寬,因此,拉到了小腿中間,沒有起到屈腿走的目標。老師應該事先設想到會出現這種狀況,可以為孩子們準備打好結的短繩,讓孩子們踩在鞋底並用手拉住,這樣孩子們就不會出現基本直行走的現象了。

小百科:瞎子,本意是指失去或者沒有視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