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教案《我》含反思

時間:10-16 閱: 主題教案

中班主題活動教案《我》含反思適用於中班的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體驗「我」在遊戲、生活中快樂的情感,幫助幼兒正確認識自己,尊重幼兒,滿足他們的需要,鼓勵幼兒與環境互動,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鼓勵幼兒透過多方面的努力解決問題,不輕易放棄克服困難的嘗試,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我》含反思教案吧。

  幼兒園中班主題教案:
       我

  設計理念:
  在如今多元化的幼兒教育領域中,我認為最富有中國特色的是「田野課程」。它把幼兒當作有特殊需要和興趣的個體,看作問題的發現者與探索者,用多種方式表達認識和感受。注重幼兒的興趣、生活、活動的延伸和聯絡。因此,根據「田野課程」的理念,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設計了「我」這個主題,讓幼兒去面對生活,在情境中學習,來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

  主題選擇:
  中班幼兒的思維具有特有的自我中心化特點,不善於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只知道維護自己的利益和快樂。在日常生活中,我發現由於幼兒社會交往技能的缺乏,很容易發生各種矛盾,並且不太會解決問題。鑒於幼兒上述一些情況,我選擇了該主題,透過一系列的活動,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準則,培養幼兒的社會性。

  活動目標:
  1、尊重幼兒,滿足他們的需要,鼓勵幼兒與環境互動。
  2、體驗「我」在遊戲、生活中快樂的情感,幫助幼兒正確認識自己。
  3、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鼓勵幼兒透過多方面的努力解決問題,不輕易放棄克服困難的嘗試。
  4、透過多種方式,充分利用家庭幼兒園等教育因素,來共同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5、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流程:
  活動一:認知活動—我自己
  透過認識自己的姓名、性別、測身高、自主繪畫等一系列手段,從而讓幼兒從多方面認識我的一些特徵。
  活動二:家園活動—我的家
  讓幼兒瞭解自己的生長環境,然後把它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透過比較、討論等形式,加深對「家」的印象,分享共同的情感體驗。
  活動三:生活活動—我會……
  透過讓幼兒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疊被、系鞋帶……從而增強幼兒的自信心以及自我表現力。
  活動四:語言活動—我喜歡……
  透過語言描述和肢體語言來介紹自己喜歡的人、事、物,從而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的學習活動是一個進行中的、可以改變的、開放的過程,根據幼兒經常在盥洗室、走廊邊講一些小秘密這一特點,我改變了原定教學活動的形式,更改為活動區活動—悄悄話:用屏風隔出一角,讓幼兒在這個小天地里說悄悄話,從而培養孩子交往的技能。
  透過以上一系列的活動,幼兒對於「我」的一些特徵、生長環境、興趣愛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認識,並且在自信心和自我表現力方面都有所增強,但是合作、交往的技能還很不夠,因此,我又設計了一項社會性活動:好朋友。這是我重點要講的,設想透過這項活動來培養幼兒合作能力。在此,我設置了一個自由、寬鬆、愉快的環境,採用音樂遊戲的形式進入場景,透過《小雞和熊》的故事,讓幼兒知道要相互合作,接著讓孩子分別扮演角色來進行「好朋友」的遊戲。幼兒兩人一組,一人蒙眼一人睜眼,互相幫助,共同跨過由多只可樂罐設置的小矮牆,到達小城堡
  第一次遊戲:失敗。小矮牆被撞翻了,請幼兒講一講怎麼會發生這種情況?有的說:「他沒扶住我。」有的說:「他沒說清楚。」再此教師引導孩子們展開激烈的討論:怎樣才能使小矮牆不被撞倒?然後進行第二次嘗試,結果還是失敗,再討論、再嘗試,透過反覆的嘗試來解決問題,鼓勵幼兒克服困難。當發現有個別幼兒能順利地透過時,我及時讓他們來講一講:你是怎樣跨過小矮牆的,然後再讓大家一起來試一試,透過嘗試,幾乎所有的孩子都順利透過到達了小城堡,好朋友手拉著手歡呼雀躍,在此同時既鍛練了幼兒的身體,又增強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和交往技能,孩子的情感得到了升華,使學習成為一種享受。
  活動七:採用家庭的教育因素,進行雙休日「幼兒家庭結伴遊戲」活動,讓孩子們自由地、愉快地透過家庭結伴遊戲活動,進一步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活動八:美工活動—我的朋友
  讓幼兒透過美術活動,製作小鏡框—我的朋友,進一步促進幼兒之間的情感。

  活動效果:
  經過這次活動以後,我班幼兒在社會性方面、交往方面明顯有不少進步。在活動中,開始會共同協商,解決同伴間發生的矛盾,家長們也反映,在家庭中自己的孩子與夥伴在玩時爭吵的現象減少了,透過一系列活動,基本達到預期所定的目標。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圓滿結束!活動前我為幼兒創設了寬鬆自由的活動氛圍,讓幼兒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輕鬆獲得鍛煉與提高。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的積極主動,都能用較完整的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並能主動與同伴交流。

小百科:我,漢語常用字 ,讀作wǒ,最早見於甲骨文 ,其甲骨文本義指奴隸社會裡一種用來行刑殺人和肢解牲口的兇器,後由本義衍生出"手持大戉,吶喊示威"等意;但到了戰國時代,"我"字本義所代表的兇器被後起的更優良的兇器淘汰,於是"我"字在漢唐以後便被普遍地作為第一人稱代詞使用,所以《說文解字》解釋為"施身自謂也",此意沿用至今,且字音不變。